今日淄博 今日桓台 今日高青 今日沂源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今日淄博 > 正文

宅居的老妈

来源:淄博日报 2020-02-27 23:42   https://www.yybnet.net/

□孙建萍

2020年的春节,天阴的厉害。己亥末,一场因新冠状病毒肺炎引发的疫情,注定庚子春与往年不一样。

年初一给老妈电话拜年,老妈嘱咐我“在家歇歇,别出门了。”初二刚起床,老妈的通知就来了。“孩子们,今年的聚会取消,等疫情过去了,咱们再聚。”看看给老妈准备的礼物,心想“都是博山人,又不发烧发热,用不着这么紧张吧。”母命难为,那就不去了。

祖祖辈辈年初二就是回娘家的日子,突然不回去还真不习惯。拨通老妈的电话。

“妈,你在家干啥呢。”

“也没干啥,昨天都是电话拜的年,下午就挺轻松了,这不闲着没事就把你们小时候的照片整理一下。”

老妈辈分大,家里亲戚多,邻里间的人缘也好,每年老妈接待拜年的客人,一天不闲。看来今年确实清闲不少。疫情面前,响应政府号召,不串门、不走亲、宅在家里是阻断病毒交叉感染最行之有效的办法。

哥哥是有心人,隔天就回去看看老妈,给她换桶纯净水,陪她聊聊天。后来随着疫情越来越严峻,各社区只留一条通道,封闭管理,进出须持本小区通行证,哥哥也被隔在老妈的社区外。老妈是开明的人,在俺自家的群里一个劲的说“家里储备丰富,肉、鱼、蛋、青菜、馒头、水果都不缺,孩子们都放心。”遇到变天降温,就特别提醒作为社区工作者在门卫值守的大姐多穿衣服,注意保暖;有时也在群里叮咛我们宅在家里也要多锻炼身体;有时还督促我们趁着有时间多看看书。这老妈,真可爱,还当我们三岁,一天几遍给紧发条。

一天早上和老妈视频,问她自己在家干啥呢。老妈把镜头对着日记本晃了晃,在写日记呢。

老妈文化不高,古稀之年仍保有写日记的好习惯。偷着翻看过几次,所写无非家长里短。哪个外孙考研了;哪个小孙子学习进步子;哪次聚会哪个孩子因为什么原因没来呀;退休工资又涨了等等家庭琐事。一本日记看下来,连我们自己记不住的事,在老妈这里都做了存档。

正月快过完了,老妈又告诉我,从初一晚上就锁定央视一台,密切关注疫情。看到武汉确诊人数增加,老妈就默默祈祷早点渡过拐点;看到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十天就建成并投入使用,老妈自己在家里鼓掌为建设者、为医护人员点赞;看到我们淄博的医护队伍驰援武汉启程,老妈老泪纵横。她说,她把看到的和自己的感受都记在了本子上。这都是发自内心的语言。

早上打电话,老妈说在外面一会就回家。都啥时候了,她还出门,添乱吗!终于等到她回家,几次追问才明白出门所干。原来老妈自发到社区里捐款了。她说“我一个老太太闲在家里每月拿着退休金,现在国家有难,我啥事也干不了,作为一名老党员就想给社会奉献一点爱心”。

其实像老妈这样的普通人,在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也许就是他,就是你,就是我,就是我们这些可爱的老百姓。

新闻推荐

博山:选派干部当“三员” 深入企业“联帮服”

□本报记者徐勐通讯员任昌春“消毒和防护物资储备还多吗,一定严格按照规范做好员工日常检测管理和消毒消杀工...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宅居的老妈)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