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奇
疫情防控刻不容缓,项目建设时不我待。2月21日上午,淄博市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总投资1550亿元的198个项目,一起吹响施工号角,步入工程建设阶段。集中开工仪式主会场设在临淄区,各区县、各功能区在各自项目现场设分会场。近日,就淄博市重大项目建设等话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张红霞。
张红霞认为,在全国上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时期,淄博市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对于提振和鼓舞全市经济发展信心具有重大意义。淄博市在全面防控疫情的同时,紧抓国家政策支持,准确把握逆境趋势,做实做深做细重大项目建设工作,全力谋发展,在2020年全国经济发展中抢先起步,抢先发力,抢抓发展优势,抢占发展空间,充分体现了淄博市委市政府突出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和推动老工业城市谋转型的强烈使命担当。
张红霞对记者表示,新开工重大项目是推动淄博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淄博市重大项目建设涉及智能装备制造、生物科技等多个高端领域,产业方向好、投资规模大、层次质量高,是着眼于全市既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瞄准智能制造为主攻突破口,着力延展产业链条增值环节,大力推进产业协同集聚发展的强有力举措,势必将为淄博经济更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只有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才能把此次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淄博市新开工重大项目,关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各领域都具有积极影响,是淄博市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的又一重大信号,对于促进淄博市高端产业机构优化升级、加速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新开工项目也将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将会吸引更多全国贤士聚集淄博,对于迅速稳定当前经济局面,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打赢转方式、调结构这场攻坚战和持久战,具有重要引领性作用。
张红霞说,新开工重大项目是淄博市推进产业协同集聚发展的助推器。重大项目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往往能够发挥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因而能够促进地区经济的协同发展。淄博市新开工的重大项目主要集中于制造业这一淄博市传统优势产业,对于推进制造业领域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要素的聚集,推进产业专业化协同分工和空间协同定位发展,将具有开创意义。同时,重大项目建设会带动服务业拓展发展空间和提质增效,激励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并反过来补齐制造业在研发设计、营销管理等环节的短板,更加有效地推进制造业创新发展,进一步形成淄博市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良性循环。
张红霞说,新开工重大项目是淄博市强化制度创新和政策激励的开篇序章。此次重大项目开工建设,行政审批时间短,效率高,极大节约了先期成本,彰显了淄博市加大改革创新的决心和定力,也向全国展现了淄博市营造优良营商环境的坚定步伐。此次新开工重大项目开展足迹,开工的每一步工作推进,都与稳健的制度性创新和政策措施激励分不开。事实上,要确保新开工的重大项目的长效性,确保重大项目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引领性,必然需要有创新的制度设计能力和强有力的激励政策作保障,此次重大项目开工,也为淄博市各区县在企业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人才引进方面,进行相应的政策设计支持和配套的营商环境跟进,提供了良好示范。
张红霞表示,在2020年开年疫情冲击的特殊时期,淄博市抗疫、复工“双促进”,加快新开工重大项目建设速度,全力保障经济重回正轨,全力推动全市经济逆风起航,全市经济一定会迎来崭新的春天。
新闻推荐
周村区各镇办、经济开发区迅速行动,扎实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专项行动 齐动手 优环境 保健康
本报讯自“防疫情、保健康”环境卫生大扫除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周村区各镇办、经济开发区迅速行动,结合前期城乡环境大整...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