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孙春晓通讯员毕延颖
“雨水”已至,草木萌发。在严峻的防疫形势下,迎来一年中第一个农忙时节。
“现在是非常时期,大家在剪枝时不要忘记戴口罩,不要靠得太近、要保持距离、勤洗手……”在博山区源泉镇猕猴桃种植基地,该镇特色产业办公室主任翟慎红一边宣讲疫情防控知识,一边对种植户说,眼下正是各种果树修枝剪枝的时节,主要是将冬季留下来的病枝去除,并及时浇水、施肥。
在春耕期间,为了做到防疫、农忙两不误,博山区利用各镇设置的劝返点,对前往田间耕作的人员进行身份确认、体温检测,确保务农人员的身体健康;并利用村里的广播、喇叭,全天播报疫情防治知识和倡议书,提高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博山区农业农村局安排了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现场授课、微信指导等方式,对农业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还发放《致全区蔬菜生产经营者的一封信》,并开展蔬菜质量安全专项检测,确保蔬菜质量安全。
在已复工复产的山东山珍园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门口,记者看到一辆集装箱车进入厂区的场景。“师傅,您登个记、测个体温。车也要先消毒、再装货。”门口值守人员一边说着,一边拿起消毒器朝着车身喷洒着。
“师傅,这次装了桔梗14吨、蕨菜9吨,可以启程了。现在是非常时期,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大家安全,路上一定要严防疫情,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啊!”货全部装车后,该公司有关负责人对司机说道。
博山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郑志斌告诉记者,在农业企业复工复产前,区里印发了《告农业龙头企业、饲料兽药农药生产及畜禽屠宰企业复工复产明白纸》,给企业印制了宣传横幅,并通过微信、网络视频等形式,及时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确保复工人员对防控知识、防控形势应知尽知。并重点开展了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双联系双报到双服务”等活动,及时了解企业、农户遇到的防疫和生产难题,并通盘研究解决措施。不仅帮助企业协调解决了“战疫情、保畅通”通行证,保障农产品运销畅通,还通过帮助种植户引入微信、电商等信息化销售平台,销售红薯、苹果、草莓、蔬菜等农产品。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王敬东通讯员胡云雷白继农报道本报讯2月21日,记者在全市公安机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媒体通...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