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杨秋云
今年,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12家,跟踪推进300个总投资963.94亿元的重大技改项目,培育先进陶瓷、有机氟硅等20个左右优势产业链条和特色产业集群……记者在采访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克海时,他表示,在项目建设上,工信局将一手抓复工生产,在确保防控安全的前提下,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确保疫情防控和工业发展“两不误”“两促进”。
王克海表示,抓好重点技改项目策划,突出“四强”产业攀登发展,围绕传统产业“五个优化”改造提升,2020年度策划了总投资963.94亿元的300个市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强化技改政策引导扶持。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开展“送政策上门”服务,提前启动2020年度企业设备(软件)购置补助申报,以积极的技改政策切实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做好政银企对接。积极向金融机构推介因疫情影响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已征集23家企业18.67亿元资金需求名单进行对接。
市工信局抓好重点技改项目建设,分类施策促进度。落实重点技改项目挂包机制、清单管理、跟踪服务,分阶段、分行业全力抓好300个市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对已开工项目督促建设单位加快项目投资,推动项目尽早竣工投产;对待建项目一对一及时了解影响开工的关键环节,确保项目早开工建设。实施传统产业“五个优化”改造提升,动能转换优存量。编制六大传统产业行动计划,开展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现场会和“技术改造+新模式、新业态”推介会,推动企业装备、生产线、车间、工厂、产业链、产业集群全面改造提升。
根据“四强”产业攀登计划,市工信局将抓细抓实分产业制定年度工作落实方案、分季度目标清单,逐项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一业一策”制定个性化、精准化产业政策和人才政策,通过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数字化,培育先进陶瓷、有机氟硅、新能源汽车、MEMS等20个左右优势产业链条和特色产业集群,力争年内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12家左右,推动今年“四强”产业占比提高到42%以上。
截至2月22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到92.70%。随着淄博市企业大规模开工,市工信局将抓好即期工业运行,建好用好全市工业信息综合平台,指导企业紧盯上下游关联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开展市场调研摸底和销售市场渠道、价格、订单等方面有效评估,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同时,千方百计开拓新的营销渠道,以产能补时间、抢市场。协同作战联动机制,帮助企业破解原材料和设备等物资保障、原材料和产品交通物流、职工返岗和招工用工、项目落地审批等难点、堵点问题,畅通产业生产链条,努力将疫情对工业项目的影响降至最低。
新闻推荐
本报讯2月21日下午,在市传染病医院救治的最后一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达临床出院标准,正式出院。2月11日,按照省新型...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