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魏廷宝
“疫情还没过,继续家中坐。每天好心情,健康属于你!全村齐努力,战疫必胜利……”
类似这样的提醒消息,袁艳会几乎每天都要往村务群里发送。
袁艳会是张店区马尚镇九级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她始终坚守在战疫一线,没休息过一天。
“疫情防控无小事,群众安全大于天。”袁艳会说。
“1+1+3+N”工作法
“过节买下的蔬菜吃得差不多了,又出不了门,这可咋办呢?”村民钱秀红犯了愁。
“叮铃铃,叮铃铃……”门铃响了。“钱阿姨,村里给配置的蔬菜放在楼下了,您下来取一下吧!”
钱秀红下了楼,可送菜的人已走了。打开食品袋一看:哇!黄瓜、西红柿、茄子、辣椒、白菜……品种多,又新鲜,钱秀红脸上笑开了花。
几乎在同时,那些经济困难、因病致残、出行不便的村民都收到了一份新鲜的“蔬菜礼包”。
送菜者,乃村里对内服务组的工作人员。
疫情防控以来,九级村从宣传发动、排查摸底、设岗值守,到卫生清洁、消毒杀毒、村民事务代办等各项防控措施,都有条不紊,扎实推进,这得益于村里推行的“1+1+3+N”工作法。
“1+1+3+N”工作法,即第一个“1”是村党委书记切实履行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职责,担任疫情防控工作的总指挥;第二个“1”是成立九级村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任组长,村两委和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3”是网格员、楼长、村民代表三方联动齐抗疫;“N”是根据工作需要划分党员防疫志愿队、综治维稳组、值岗劝返组、卫生消杀组、对内服务组等若干职能小组。
对内服务组就是“1+1+3+N”工作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九级村有3000多村民,7000多外来人口。面对汹汹而来的疫情,对九级村来说防控压力巨大,工作千头万绪。为了建立严细疫情防控体系,村两委根据实际,融合党建引领、人技结合、网格化服务于一体,研究出台了“1+1+3+N”工作法。“这个工作方法切实可行,运转高效,为九级村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坚强壁垒。”袁艳会说。
“日记”日清
“今天是大年初一。上午去村综治中心看了一下小区所有监控,下午检查了全村的水电暖情况,防控期间水电暖必须要有保障。”
“正月初二上午8点,再三考虑决定封村、设立劝返点,对往返人员登记信息、测量体温,对村内街道及进出车辆进行消毒。”
“忙到晚上11点半才到家,今天工作量大,摸排了全村2292户,明天继续……”
疫情发生以来,袁艳会每天都把疫情防控重点记在本子上。重要事项日日记,难点集中解决,日日清。
在疫情防控中,袁艳会将网格员、楼长、村民代表三方联动起来,实现网格员、楼长、村民代表之间资料、信息、资源等互联互通互享。针对外来人口多的实际,村综治中心派专人负责居家隔离人员的管理,每日两问体温、生活饮食、健康状况等基本情况,做好记录,建档成册。卫生消杀组每天负责卫生清洁和消杀,垃圾及时清运,垃圾收集点预防性消毒,降低传染病传播风险……
每天一早,袁艳会就出门,对小区路口、广场、垃圾点、劝返点、监控室等重点区域逐一巡查,发现问题现场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就记在本子上,与村两委一起研究解决。“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疫情防控的重要事项记下来,提醒自己及时解决,工作就不会出纰漏。”袁艳会说。
守好南大门
“一个村里的人,又不是不认识,出来进去都要量一遍体温,不嫌麻烦啊!”
刚开始,在九级村南大门值守人员会遇到一些村民的不理解。
“现在,村民都认识到了疫情防控和个人防护的重要性,不但积极参与防控,还踊跃向村委捐款捐物,以实际行动支持疫情防控工作。”村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张崎说。
疫情发生后,九级村第一时间将其它进出口封堵,南大门成为村里唯一的进出口。这里靠近农贸市场和两大生活区,客流量大,疫情当下失去了往日的喧闹。
为把好进出口,由村两委成员领班,党员干部、志愿者积极参与,24小时昼夜值班,严格管理来往车辆,对来往人员逐一登记信息,测量体温,确保不漏人。前段时期,随着气温回升,为防止村民麻痹大意,村里及时通过广播、微信、电话等形式,反复提醒村民无事不出门,宅家做文明村民。
现在,在村民眼里,南大门就是斩断疫情传播链条的安全之门,有的村民自愿来到这里参加值守。前几天,一场雨夹雪使气温骤降,但丝毫没有影响九级人防控疫情的决心和信心。
“叮咚!叮咚!”正在南门值守的张崎收到了一条短信,打开手机一看,是袁书记发到村务群里信息:“守好自家门,看好自家人;把好村口路,监测不漏人;人在阵地在,斩断传播根……”
新闻推荐
淄博市第四次经济普查公报(第一号)——第四次经济普查顺利完成淄博市统计局 淄博市第四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20年2月20日
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规定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17〕53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