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在山东齐都药业集团车间,工作人员正在进行产品质量检查。□本报记者 马景阳
本报通讯员 闫伟 张志华
“党委政府、银行等社会各界加上我们员工一起努力,才确保了我们能够开足马力,加班加点生产这些防控疫情必需的抗菌抗毒药品、杀毒消毒用品。”2月7日上午,山东齐都药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郑家晴从生产线检查完工作,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
作为一家大型药品生产企业、省级战略物资储备单位的当家人,郑家晴非常清楚,他们生产的好多药品,是防疫的必需品。但越来越严重的疫情,使得物流、上下游产品的供应链被切断,原材料进不来,产品出不去,扩大产能的资金不足……复工复产,面临越来越多的难题。
“一方有困难,八方来支援!”针对企业复工复产遇到的困难,淄博市委及时出台了支持企业发展的“十二条”精准措施,全方位破解
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难题。市县两级领导多次到企业调研,现场办公。
在记者参加的多次会议上,市委书记的指示简单明了,“只说困难和建议”几乎成了通用语。市委书记和市长当场拍板,让记者见识到了啥叫“淄博速度”:
“职工在社区村居被隔离,上下班出入困难。”
“这个咱们自己就能解决。在做好严密防疫的情况下,企业自己出具职工上下班证明,村居放行!”
“物流车跨境运输难题多。”
“市区两级交通运输部门马上和相关省市区交通运输部门协调好,决不能耽误企业生产和销售!”
正是因为顶层的雷厉风行,目前,淄博规模以上企业复工复产达到795家,占规模以上企业46%。
展现在记者面前的,是部分由临淄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出的“命令不像命令、指示不是指示”的“公函”,发出的对象遍布全国,有省内的,有省外的,有给企业的,有给政府部门的,内容大都是协调解决临淄区复工复产企业遇到的实际困难,有原材料采购的,有协调上下游企业复工复产的,有协调运输的,尽管内容“繁杂”,难题不少,“但无一例外都得到了积极回应”。
齐都药业生产的手消毒液和医用卫生消毒湿巾,需要原材料尿囊素,原来的合作企业是陕西帕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因为疫情防控停止了生产。
临淄区工业和信息化局了解到这个问题后,于1月29日给帕尼尔公司发去公函,说明问题,希望帕尼尔公司能够快速复工复产,组织生产。帕尼尔公司销售总监张婷拿着这个公函,立即来到当地政府部门,快速办理好复工复产手续,2020年1月31日,陕西帕尼尔公司开工恢复生产,2月1日,将100公斤原材料用快递寄到了齐都药业!
“众人拾柴火焰高!”眼见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这让郑家晴对今后的生产发展充满了信心。
在停建的“年产12亿袋直软输液提升改造项目”现场,郑家晴信心满满:“这个项目总投资5.1亿元,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1.5亿元,利税5.7亿元。本来我们打算今年10月试生产,疫情让我们不得不放慢脚步。但是,有党委政府的坚强后盾,有社会各界的众志成城,我们有信心,疫情过后全力以赴,确保进度不变,今年的企业生产指标不降!”
新闻推荐
□记者刘磊通讯员闫盛霆报道本报淄博讯为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2月6日,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委区政府...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