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6日下午,山东大学体育馆环廊内,人流如织,气氛热烈。“淄博-名校人才特招行动”走进山东大学进行现场招聘,淄博市134家事业单位和24家知名企业参与了此次招聘,共提供1883个招聘计划,涵盖教育、医疗卫生、财政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法律、建筑、计算机、图书档案等专业。据统计,当天各单位共收到简历1007份,达成初步就业意向431人,签约31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209人,顶尖名校毕业生12人。
山大招聘活动的成功举办,为2019年“淄博-名校人才特招行动”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人才资源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在当前推进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对人才需求旺盛的情况下,淄博市日前适时推出了“淄博人才金政37条”。配合“金政”的出台,市委组织部积极部署,市人社局、市就业服务中心迅速行动,瞄准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生和全球名校优秀人才,精心设计和组织了系列“淄博-名校人才特招行动”,深入实施硕博人才储备计划和十万大学生集聚计划,提前锁定名校毕业生,吸引人才在淄博市安居乐业、创新创业,为淄博市凤凰涅槃、加速崛起下好人才储备“先手棋”。
“人才金政”打动人心
2019年11月25日、26日,淄博市分别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举办“淄博-名校人才特招行动”,市委书记江敦涛在宣讲现场向广大师生发出“欢迎成为淄博城市发展合伙人”的诚挚邀请,由此拉开了“淄博人才金政37条”大背景下,淄博市大规模招揽人才的序幕。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淄博市相继走进北京、上海、天津、吉林、重庆、四川、山东等省市重点大学,成功举办了8场人才特招行动。据统计,8场特招累计组织了330家次事业单位和70家次知名企业参与招聘,提供岗位需求5000个次。收到“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全球TOP300海外大学毕业生简历2971份,达成就业意向1364个。事业单位当场签订就业协议756个,其中,签约博士研究生12人,硕士研究生584人;顶尖名校毕业生36人。
沉甸甸的收获,源于优厚的引才政策支持。
“淄博人才金政37条”,是在淄博市原有的“人才新政23条”的基础上,按照提标、松绑、创新的原则而制定的最新的人才政策,是近年来淄博市人才政策的最强版。“金政37条”提出启动百名博士、千名硕士、十万大学生集聚计划,实施名校人才特招行动等一系列创新性政策点,部分政策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据了解,为提高特招行动的影响力和知晓度,市人社局专门制作了人才金政就业创业政策“图解”和H5,在目的地高校进行深入宣传发动,通过学校官网、学生求职群、新媒体等立体化渠道,广泛发布招聘岗位信息,宣传人才金政。在各招聘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政策宣讲环节,让广大师生更加深入、直观地了解淄博、了解新政,吸引了大量毕业生广泛参与,为特招行动取得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优越岗位聚拢人心
“我家是潍坊的,一直想去淄博职业学院工作,所以一直关注着他们的招聘信息。这次淄博举办人才特招,现场面试就可以签约,感觉效率真是太高了!”冯朝晖是北京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数字图像处理与航迹规划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特招行动一开始,她便前来咨询,随即与淄博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签订了就业协议,成为特招行动北京大学招聘会现场第一个签约的毕业生。
跟冯朝晖一样,岗位优越、招聘程序简便效率高是所有参与“特招行动”的毕业生的共同感受。
为了提高特招行动的速度和效率,市委编办、市人社局简化招聘编制和岗位的审批流程,对于超编单位招聘的顶尖名校毕业生允许使用专项编制。特招行动中给予用人单位充分的自主权,经现场面试(面谈)合格,可以直接签订“就业协议书”。同时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提供了大量优质岗位,提高特招行动的吸引力,广揽人才。
在山东大学站,优厚的用人政策、优质的岗位吸引了大量毕业生参与,由于报名人数大大超过预期,主办方不得不将招聘场地更改到能容纳更多人的体育馆。原定于下午五点结束的招聘专场,因为前来的学生络绎不绝,一再延时直到夜幕深沉。临淄区委区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人员甚至挑灯面试,个别招聘部门需要另择时间场地,以满足学生们求职的热切需求。
优质服务温暖人心
做好人才“请进来”文章的同时,市人社局注重环境留人,在配套细则、服务渠道、服务体验等软环境建设上下真功夫、细功夫。
特招结束了,服务仍在延续。接下来,市人社局、市就业服务中心将进一步延伸服务链条,分类加强后续服务:对签约的非应届毕业生,立即组织体检、政审,办理聘用手续;对已签约元旦春节假期回淄的毕业生采取“四个一”的办法,即:一声问候,一张贺卡,一次见面,一杯清茶,进一步增进他们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了解;对非淄博籍签约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持续推送政策,答疑释惑,通过人社部门优质服务,在数九寒天,体现淄博温度,释放满满引才诚意。
此外,为促进人才政策落地生效,淄博市对符合条件的返淄留淄大学生、团队创业实施创业工位租金补贴和团队创业场所租赁等政策。为提升相关政策的申领体验,市人社局积极探索“政策找人”的办法,在许多优惠政策的发放中实行无形认证,通过大数据比对,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群体,直接为其办理应享受的政策待遇,让人才获得“政策直送,待遇静享”的服务。同时积极推行“三个最大化”原则。最大化精减办事材料。凡是能通过共享数据查询到的信息,一律不再要求服务对象提供社保卡、身份证、劳动合同等材料。最大化方便服务对象。补贴申领探索网上申报的方式进行,申请者通过手机APP提交材料的电子版即可,无需到业务大厅现场办理,实现业务“零跑腿”。最大化释放政策红利。减少条件限定,降低政策门槛,做到补贴应发尽发,积极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人才办理业务。
“‘淄博—名校人才特招行动’的实施让大量优秀学子成为‘淄博城市发展合伙人’,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制度创新和流程再造,全力打造‘人社效率’‘人社速度’,为引进人才提供更优质的‘人社服务’,让来淄、返淄、留淄的高校毕业生在淄博就业安心、创业舒心,提升在淄博工作、生活的幸福感,从而为淄博高质量发展发挥人才力量。”市人社局局长李勇表示。
新闻推荐
在淄川经济开发区,只要在网格化智能监管平台屏幕前点一下鼠标,每家企业的基本情况、环评手续、定期检查的问题、整改时限...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