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今天下午我在钻石画课上把作品粘完了,老师表扬我动手能力强,我太开心了!”启智班的婷婷兴奋地跟妈妈说道,小脸上写满了喜悦和自豪。
婷婷是临淄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的一名学生,在充满爱和温暖的校园里,婷婷和她的同学们一起收获着进步的快乐,感受着成长的幸福。
近年来,学校以“用爱心唤醒生命成长”为育人核心理念,注重开发以“生活化教育”为内容的校本课程,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相继开设了家政、钻石画、蛋糕、面点制作、非洲鼓、跆拳道、陶艺、轮滑等特色校本课程,依据“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工作原则,努力为每一个特殊孩子架设成长的平台。“新学期实行的一人一案、分班走读的形式,使教育更加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从而改变他们的生活。通过我们的努力,力争让每一名孩子学有所长,为将来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校长陈德亭说。
一技在身,校本课程夯实学生融入社会生活的根基。
家政教室内,启智班的小杰在老师手把手地指导下,包出了一个个稚拙可爱的蒸包,并开心地向大家展示着自己的作品。“在家里包水饺都是他擀水饺皮,擀得又圆又快。而且,他还学会了自己做饭做菜。现在即使我们有事不在家,也不用担心孩子会饿肚子了。没想到他能在老师的教育下做得这么好!”小杰的奶奶聊起孙子的变化很是激动。生活化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将生活经验和书本知识进行整合,培养了他们学会做事、学会生存的能力,这些生活技能为他们真正学会自理、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让部分原来过于溺爱孩子、包办代替孩子一切的家长,看到孩子变化后逐步放手,让孩子真正适应生活、融入生活。
在学习了蛋糕制作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已经能自主做出像模像样的蛋糕,部分优秀学生毕业后进入职业学校深造,还回到母校进行“传、帮、带”活动,用实际行动回报母校。另有部分毕业生因为勤劳、踏实,被爱心企业招录为企业员工,真正实现了自食其力。
品味美好,校本课程让学生发现和体验生活之美。
舞台上,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进行动感十足的非洲鼓表演,欢快、张扬的旋律和孩子们热情阳光的笑容深深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观众。学校开设的非洲鼓校本课程,融入奥尔夫音乐教育,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实际,调动了孩子们的多感官体验,不仅让学生体验到音乐律动之美,还让学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的乐趣,逐步形成人格之美;钻石画制作让孩子们在创作出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作品同时,还获取到“我也会,我能行”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加自信;绘画与手工课上,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创作出充满童真童趣的作品,在发展认知、提升动手动脑能力的同时陶冶了情操。正是在多彩的校本课程中,孩子们通过切身的感受,逐步学会从生活中欣赏美、用双手去创造美。
启智明德,校本课程提升了学生品质与素养。
跆拳道课上,学生在进行动作训练的同时,还学习了“以礼始、以礼终”的道理;家政课上,孩子们通过学习各种生活常识和生活技能,切身感受父母为自己操劳的不容易;蛋糕制作课上,老师结合父母为孩子过生日的实例,教育学生理解“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的真意,让孩子们懂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孝敬父母,做人之本”的道理……生活化校本课程不仅让学生的手、眼更加协调,大脑思维得到开发,矫正和补偿了功能缺陷,同时也发展了学生健康的个性品质,让礼让、感恩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孩子自从练了跆拳道后,体质增强了,还变得更懂事了,在家里抢着做家务活,还经常给我们揉肩捶背,我们看到孩子的变化感到很欣慰。”学生小华的家长说到。生活化校本课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真善美品质,教会学生做一个心中充满爱的人,有效提升了育人效果。
同在一片蓝天下,共享美好幸福生活。生活化校本课程为学校这些折翼的天使,打开了一扇扇认识五彩缤纷世界的窗户,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生活,在生活中不断进步和成长。坚信这些特殊的花朵在老师们的精心呵护下,一定会向着更加明亮的未来尽情绽放!
新闻推荐
□记者刘磊报道本报淄博讯“村干部不经手现金,手续简单了、工作量小了,就算想截留、挪用也没机会,对干部既是约束也是保...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