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11月29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的淄博市人民防空事业创立以来建设成就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淄博市人民防空事业起步于1950年,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应急建设到长期准备,从单一防空到融合发展,经历了创建奠基、恢复再建、全民建设、改革调整、依法建设五个发展阶段,取得了显著成就。
构建完备管用、施训备战的防空袭体系
淄博市制定了市、区(县)、街道、社区四级相互贯通、内容完备的防空袭方案;建设了地上、地下、机动、野战相互连通的指挥平台和疏散基地、疏散地域、疏散点“三位一体”的疏散体系;编制全国地市级首部《按纲施训规划》,实行实名化、实案化、实战化训练。配备了手摇、电动、电声、多媒体等各类警报器,实现了有线无线相结合,统控分控相结合,电台、电视台、通讯网络同步插播相结合的警报发放方式,连续21年成功组织了防空警报试鸣,城区警报音响覆盖率达100%。建成了空情接收、低空预警雷达、北斗导航通信等系统,自主研发了“人防翼通疏散导引”系统,为新时期人民防空的快速发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筑起布局合理、防护力强的护民之盾
编制了《淄博市人防工程建设总体规划》、《淄博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人防工程建设规划》、《淄博市张店区、淄博经济开发区城市人防工程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在全国率先完成全市城市规划区内人防工程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将这些规划全部纳入了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规划之中,使全市的人防工程建设合理有序,稳步推进。贯彻“应建尽建”的方针,依法促进“结建”防空地下室建设力度,推进人防工程建设快速高质量发展,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配套齐全、质量可靠、平战结合、种类齐全的防护工程体系。
推进权威刚性、行稳致远的人防法制建设
淄博市近年来先后出台了《淄博市人民防空工程建设管理条例》、《淄博市人民防空警报设施管理办法》、《关于加强人民防空建设的意见》等数百份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逐步建立起具有淄博特色的人防法律法规政策体系。成立了专门的执法队伍,确定了市人防办、市人防指挥中心、市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站三个执法主体,依法从严履行执法职能。从“三五”普法开始,每年都注意抢抓各种宣传机遇,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开展送法上门活动。
搭建多手段、立体化的传播平台
近年来,市人防办全面利用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站等,成立人防志愿宣传队,不断创新规范人防宣传教育形式;与各级学校互设教学基地,实现了人防宣传教育基地化;专门建设人民防空展馆,每年接受社会各界参观和培训3万余人,先后被省市多家单位命名为教育基地。2014年,淄博市人防办创制了人民防空警报手语,被国家人防办和中国残联确定为国家标准,在全国推广使用。(张明月)
新闻推荐
本报11月28日讯(记者马玉姝)近日,博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本次共抽检食用农产品1大类食品...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