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师,孩子到了您班里后,觉得学习状态比之前好多了!”“刘老师,您的课扎实、高效,善于启发学生,驾驭课堂的能力超强!”……这些,是同学、家长及同事们对她的评价。
她的名字叫刘淼,是淄川区般阳中学2017级20班的班主任、语文老师。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从事教师已近20年。自工作至今,她担任了近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所带班级在同年级中班级量化考核中均名列前茅,多次被评为先进班集体、文明班级、优秀班级。她的带班理念是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想教育,并训练学生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一周一位班会主持人,从确立班会主题到分享学习经验再到班级事务的具体制定,都让学生亲力亲为,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自治管理,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班效果,将诸多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静、净、竞、敬”是她对学生的整体要求,“自制、自律、自觉、自强”是她对学生的殷切期望,“勤奋、坚持、目标、奋斗”是她对学生的谆谆教诲。在她的班级中,学生会变得积极、主动、向上,或许,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不能尽如人意,但学生们的学习状态日渐积极。
刚刚组建高三20班时,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强,玩心太重,较为散漫,尤为突出的一点就是不少学生携带智能手机,这对班级的学风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其中有一名同学三次带手机被发现、没收。起初,这名学生的抵触情绪非常强烈,曾经在家长和老师面前,公然将已没收的手机取回,并扬言要换班等。刘老师没有与学生对峙,劝其家长将学生带回家冷静处理,结果当晚,学生就主动发信息承认错误,说下午太过冲动,向老师道歉,并说要主动交回手机。刘老师也和学生进一步交流,说周日晚返校时主动上交手机由老师保管,周六放学时再取回使用,让学生真正明白老师是在帮助他克服对手机的依赖,引导他努力去学习文化知识。当然,对于手机的瘾,不是一次两次就可以控制住的,这名同学之后又有两次被发现借用同学的手机,就在第三次被当场发现手机后,学生自感羞愧,主动认错,并且向老师诚恳地表达要彻底向手机说再见,他明白老师是真正对他好、关心他的前程的人。从此,他在班里的卫生、宣传等方面特别积极主动,而且,再也没有被发现在学校使用手机的行为。
刚分班时,不少学生会有上课伏桌的坏习惯,曾经有一名学生因为抵触情绪和刘老师公然对抗,刘老师与这位学生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促膝长谈,严慈并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当。在今后的班级表现中有了180度的巨大转变,上课时尽量不伏桌,实在打盹就站起来清醒一下,这位学生不再是上课就伏桌的学生了,他练字认真、背诵积极、值日干净,进步很大。
刘老师对待学生就像母亲一般有爱、体贴。何同学在考试期间感冒咳嗽,刘老师给她倒好热水,送药到考场中去;于同学上晚自习时发烧了,刘老师会去校医务室给他买好退烧药,送到他宿舍去;刘同学的校服外套撕破了,刘老师会让他到办公室去换下备用校服,帮他缝补;学生之间闹了矛盾,刘老师会集合他们一个宿舍的同学在中午放学后畅聊解惑,然后带着学生去学校超市,请客聚餐,直至破涕为笑,重归于好。刘老师说:“学生们就像自己的孩子,他们都是每个家庭的希望,我怎么能有一丝的懈怠,我会一直严格要求、热情鼓励、帮助孩子们实现自己的梦想!”
一个好的班主任老师,除了拥有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精神外,更要有扎实的教学功底,才能取得学生的认可与尊敬。刘老师的教学业务能力就非常出色。学校里每每遇到公开课,同事们都推举她来执教,而每次她都能完美地完成授课任务。她曾多次获得淄川区优质课一等奖及“一师一优课”一等奖,撰写了多篇论文并发表在专业报刊上,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征文比赛并获奖。
在2018年的区优质课比赛中,她顶住压力,又一次积极地参加,为的就是在日渐成熟老道的课堂中挑战自我,寻求突破。从抽到课题后,她就沉浸在积极备课的状态中,面对熟悉的文本,一遍遍地诵读、思考,读出自己的理解,挖出独到的新意,再立足学生的实际去设计问题,从而理出授课思路与流程;在此基础上又去请教学校里的其他有经验的、优秀的同学科老师,一次次地交流、一次次地修改,最终确立讲课定稿;然后就是进入试讲模式,邀请同学科的老师来听课评课,进一步完善修改,查缺补漏。最终,在诸多优秀的选手参赛的竞争中,她如愿以偿地取得了2018年淄川区语文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也是她给自己20年教学工作的一个完美答卷。她说,自己将会一如既往地钻研教学,不断革新教学,努力提升业务水平,永远做一名激情澎湃的语文教师。
“亲其师,信其道。”相信2017级20班的孩子们,会在刘老师的教导与陪伴下展翅高飞,鹏程万里。相信愈加成熟的刘老师会在语文教学中游刃有余、精彩纷呈。
(孙阁青)
新闻推荐
□融媒体记者肖瑶本报讯11月23日,淄博“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推进会在周村区举行。区领导刘伟、路德芝、...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