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飞,纸花舞,仿佛像变魔术一样,一张二维码图案就在纸上跃然生成,用手机一扫就能识别。拥有这项本领的是一位90后女孩,她就是淄川区剪纸艺术协会会长杨杨。
身为一名剪纸艺人,杨杨敢于向自我挑战,剪出纸质版“二维码”。起初杨杨看到每个二维码都是由黑青色线条组成的图案,她就用瓷青色宣纸剪,用了两天才剪出了自己微信账号的二维码,但无论怎么扫码都无法识别。
通过仔细观察,杨杨发现每个二维码的底色为白色,她就把剪好的二维码下面铺上白纸,可是扫码仍然不成功。杨杨用白宣纸剪二维码,然后用瓷青色宣纸当背景。经过数次试验后,终于扫码成功。从此,杨杨有了一个雅号,被称为“二维码姑娘”。
杨杨明白,学习剪纸不仅是在学习一门技艺,也是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社区的一名文艺志愿者,她先后在社区、图书馆、学校、老年大学公益教授剪纸课程,并开创无墙教育,让每一位上到杨杨剪纸课程的同学真正的学习体验了解到剪纸知识,在她的努力下,现在淄博市已经有多个区县开展剪纸的公益课程,传承剪纸的民间艺术。同时,她将剪纸技艺作为淄川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加入了“淄川文化云”惠民工程中,定期在社区、文化站进行培训。
“我们做剪纸,就是希望剪纸这门以前最接近老百姓生活的传统手工艺,能够重新回归到日常生活中去。人人都能用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向世界传递自己内心的美好和善意。”杨杨说。(闫盛霆)
新闻推荐
划定三个阶段,打响“七大会战”,周村区扎实推进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管理大提升行动 向城乡环境顽疾“亮剑”
□融媒体记者刘靖清理积存垃圾、整治乱堆乱放、治理占道经营、开展植绿补绿……连日来,在周村区城区和农村,随处...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