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博山镇第五届苹果采摘节启动。□ 本报记者 杨淑栋 马景阳
本报通讯员 徐 慧
镇党委书记火车上卖苹果
金秋十月,果实飘香。淄博市博山区博山镇的枫叶红了,马家沟村的苹果也红了。为了践行消费扶贫,助力乡村振兴,10月26日,博山镇第五届“果王擂台赛”暨苹果采摘节启动仪式在马家沟村举行。
在山东省唯一的一趟绿皮车——7053次列车上,博山镇党委书记孙雪红率领淄博市乡村振兴服务队博山三队、马家沟村党支部等组团登上小火车,将当地的苹果、山楂、红薯、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供乘客免费品尝。
“大家好,我是博山镇党委书记孙雪红。”尽管昨天只睡了三四个小时的觉,孙雪红依然精神抖擞。为了赶上这趟小火车,她不到凌晨5点就从博山出发,赶往淄博火车站。这不,一上车她就给大家发起了苹果。“我们博山镇马家沟的苹果又脆又甜,大家尝着好吃,回头多给我们宣传宣传。”
孙雪红一边给大家发苹果,一边介绍博山镇的山山水水好风光。三言两语,乘客纷纷被她圈粉了,表示要改变行程,提前下车。“咱们就在南博山站下车吧?你看人家,书记亲自当导游,咱们也一起去看看吧?”市民郑娟本来要去莱芜爬山,一听孙雪红这番话,尝着嘴里甘甜的苹果,不禁开始鼓动同行的伙伴儿提前下车。
“我跑上小火车给大家当导游、卖苹果,还真的是头一回。今天我们镇上有个苹果采摘节,欢迎大家都去参加,摘苹果、赏红叶!”孙雪红跟大家说。
在小火车到达南博山站,一车一百多位乘客,只剩下十来个,全都跟着孙雪红下车参加博山镇的苹果采摘节去了。大家吃着苹果唱着歌,一场别开生面的马家沟苹果采摘节在网红小火车上提前举办了。
林果带富贫困村
“我们这儿可不只有草莓、蓝莓,苹果也是小有名气的!”马家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谢加强同时担任着村里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他向记者介绍,博山镇南部砂石山片区种植苹果的历史已有上百年,品种有藤木一号、皇家嘎啦、金帅、红香蕉、红将军、国光、红富士等,共1000多亩,年产约300万斤。每年的7月至10月底苹果陆续上市,最好的苹果甚至可以储存到次年,所以一年四季博山镇马家沟一带都有苹果销售。
据谢加强介绍,在果品生产过程中,合作社负责指导农户实行统一供苗、统一施肥、统一销售,所使用的肥料都是有机肥和沼液,使用杀虫灯和生物制剂杀虫防病,严格按鲜果生产管理规程进行管理,山东省林业厅每次药物残留检测合格率均达到100%。博山镇的苹果无论品质还是营养成分,都走在了苹果种植的前列。特别是到霜降节气前后采摘的“红富士”苹果生长期最长,营养积累最充分,色香味美,口感极佳,深受喜爱。
马家沟村作为省定贫困村,近年来一直把村民增产、增收当作一项战略性工作,利用本地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不断发展林果产业。除了苹果,马家沟村还种植了1000多亩桃树,有春雪、水蜜、博山红桃、黄桃等10余个品种。目前,马家沟村林果种植发展迅速,以林果经济为依托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等产业继续壮大。春天赏花、夏天摘桃、秋尝鲜果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已逐渐形成,实现村民年人均增收约3000元,有效带动了全村脱贫致富。
秋日博山镇旅游正当时
“来,尝尝俺家种的山楂,又酸又甜”“俺家的枣也好吃,皮薄肉脆”……秋日正是收获的季节,上瓦泉村的葡萄、大枣、苹果,马家沟村的苹果、山楂,朱南村的黄金梨、山楂都已成熟。赶赴马家沟村的路上,记者看到沿途有不少村民带着自家的特色农产品在路边叫卖,往来游客如织,分外热闹。
博山镇地处淄河最上游特级水源保护地,充足的阳光和富含矿质的山泉水,种出来的苹果口感独特。品种有红富士、国光、金帅、红将军等,山楂、冬枣、黄金梨又脆又甜,葡萄皮薄肉多,品种有冰美人、巨峰等,多种多样的水果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采摘,让来到这里的游客踏青山、摘鲜果,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看农家景。
近年来,博山镇立足生态、高效、富硒农业,通过成立农业公司,组建农业合作社,坚持不懈地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博山韭菜”“博山草莓”“博山山楂”“博山蓝莓”等4个农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镇元宝枫种植面积达到5000余亩,黄桃种植面积达到4000余亩,猕猴桃种植面积达到5000余亩。博山镇逐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引进农业发展公司40余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85家,全力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产业融合,延长产业链条。
今年,博山镇继续围绕“博山、淄水、农园、生态”4大特色资源,打造景镇一体化发展的山水田园自驾旅游小镇,大力推进品牌高效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上瓦泉鑫洼农业采摘园、朱南杏山新庐旅游度假村、五仙胜境森林公园等一批精品旅游区,成为众多游客金秋时节乐于选择的好去处。
新闻推荐
抓好流程再造简约优化审批助力企业发展 淄博:让行政审批跑出“加速度”
□本报记者刘磊本报通讯员王娜阎峥流程再造,项目审批大提速“下面我们汇总一下各部门意见,山东骏飞环保科技有...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