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响乐器在周村古城内的门店蒋义东向记者展示自己制作的铜锣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等卫星、看卫星成了一代人的回忆,卫星上循环播放的《东方红》更是那个年代的人们异常熟悉的乐曲。
其实,当时的人们并没有直接听到卫星发回的声音,而是通过卫星发射信号、大型地面站接收、广播电台转播的办法来实现收听。而49年前从太空传回的《东方红》乐曲,是用原淄博周村鲁东乐器厂制作的铜响乐器新编钟演奏的。文/图记者宗兆洋通讯员韩建新
四百余年制锣史
近日,在周村古商城一间并不起眼的铺面门口,高挂着“周村铜响乐器”的大招牌,上面还有一行“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小字。铺子里,周村铜响乐器制作技艺传承人、今年57岁的蒋义东正给客人介绍着铜质工艺品。
说起周村新编钟,就不能不提周村铜响乐器和曾经盛极一时的鲁东乐器厂。对于周村铜响乐器的历史渊源,蒋义东如数家珍。
周村铜响乐器始于明代,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周村的铜响乐器制造业作坊林立,据《周村区志》中的记载,兴盛时周村曾有铜锡业作坊400多家。1750年,出现了规模较大的铜器作坊聚合成,其生产的锣、钹、铃等畅销各地。1905年生产出了光锣,1915年在此基础上又创制了虎音锣,声音很适合京剧中的伴奏。
“全国著名的‘四大名旦’‘四大须生’所在的京剧戏班,都曾用过周村的铜响乐器,戏剧界甚至有‘用锣必用周村锣’的说法。”蒋义东说。
周村铜响乐器是纯手工制作,在烟熏火燎的环境中,从化铜到最后的定音都由人工操作,而这一制作工程是个脏活累活,也是一个技术活,特别是最后的定音更显功夫。“千锤打锣,一锤定音”,说的就是最后一锤定好音,多敲一下好锣就成了音质差很多的普通锣,入行十年以上的老师傅才能掌握其中的门道。
到上世纪30年代,周村铜响乐器有锣、钹、铃、镲等多个品种。生产业户有80余家,40多个品种,规格型号百余种。仅锣就有十多种,小至寸余,大至四尺。
不曾消失的鲁东乐器厂
新中国成立以后,周村铜响乐器延续着曾经的辉煌。1956年,聚合成20多家铜响业户公私合营成立了鲁东乐器厂,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铜响乐器生产厂,此后很多年也一直占据着行业龙头老大的位置。
“那些铜响业户中,就有我的父亲。”蒋义东生在铜响之家,幼时白天就跟着父亲到厂里去,耳濡目染,心里早早萌生了制作铜响的种子。
1979年,16岁的蒋义东子承父业,进了鲁东乐器厂,此后便再也没和铜响乐器制作分开过。他还清楚记得,国营鲁东乐器厂曾取得过辉煌成绩——1956年,成功试制军乐钹,结束了我国军乐钹依赖进口的历史;1959年,为中央乐团制作了四面直径1.3米的大叉锣,创造了当时的世界之最,打破了“锣不过尺”的工艺枷锁,大叉锣作为礼品赠送给访华演出的外国交响乐团……
在蒋义东进厂前,鲁东乐器厂还干成了一件令人热血沸腾的事情——研制出了编钟,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播放的《东方红》乐曲,就是用这种编钟演奏的。
在淄博市志办公室编的《淄博四十年大事记1949-1989》一书“1970年”章节中有这样的记载:“4月25日,淄博市军民集会,欢呼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于4月24日发射成功。从太空发回来的‘东方红’乐曲是用淄博市鲁东乐器厂生产的编钟演奏的……”
行业没落但匠心依旧
2006年,周村铜响乐器制作技艺被山东省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09年,蒋义东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聊起周村铜响乐器行业的没落,蒋义东认为这是一种历史趋势:“传统民族乐器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下降,加上铜响乐器制作需要纯手工完成,技术要求高,工序繁琐,工作量大,多种因素注定了铜响乐器行业的衰退。”
原国营鲁东乐器厂因经营不善破产后,作为厂里的一名老职工、老匠人,蒋义东将面临绝迹的周村铜响乐器制作工艺重新拾了起来。1995年,他自筹资金成立乐器厂,从事铜响乐器的制作生产。
时至今日,蒋义东和家人仍在烟熏火燎的厂房中,一锤一锤敲打着曾经辉煌的铜器,对周村铜响乐器制作技艺进行抢救性传承和保护。
记者手记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在周村古商城景区蒋义东的乐器店门口正中,悬挂着一只大号铜锣。蒋义东说,每天清晨,周村古商城都会在虎音锣浑厚圆润的横音中开市。虎音锣打出的横音宛如虎啸,浑厚悠长,声声动人。蒋义东指着店内的商品告诉记者,乐器只占了周村铜响乐的一类,另外还有铜器和响器。铜响乐器制作从最初的铜胚锻压到剪圆成型、戗镟抛光,到最后的定音,要经过无数道繁琐的工序。
“这其中,定音是最难的,完全是手工活,靠的是经验、听觉。”蒋义东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前面一系列加工工艺都是为了能够使各种铜响乐器发出标准的音响,所以定音这道工序显得尤为重要。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需要长期练习,并非一朝一夕能学会,我在铜响行业干了10年了,才摸出了门道。调音调不准,就失去了乐器本身的意义。”他补充说道。
从小时候看着父亲做铜响乐器,后来自己进厂上班,到现在掌舵淄博鲁东乐器有限公司,将老手艺一点点传授给儿子和徒弟们,蒋义东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蒋义东表示,他现在不敢轻易接大单子,主要是生产规模达不到,影响正常交货期。从年初到现在,他已经推了不少大单子。
“现在干这行的人太少了,毕竟每一个铜响乐器都是经过千百次纯手工的锤炼。”但蒋义东仍然很乐观,他告诉记者,近年来,铜响乐器的销量还是不愁的,每年都会有不少的订单。“现在有了政府的支持,心里也有了底气,近段时间准备重新开炉,现在我们的锣摆在店里卖一个少一个”,蒋义东笑着说。
新闻推荐
近日,杏园小学开展雷锋学校学雷锋活动,关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风尚,努力为祖国培养优秀人才。该校多年来重视雷锋精神新...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