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山市周市镇永共村为老综合服务中心,老人们在吃午饭。(资料图)
重阳节至,养老又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据全国老龄办发布的消息,2050年前后,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4.87亿人。
这是一场你我皆置身其中的变化:每天两万多人进入老年,60岁以上老人近2.5亿……面对挑战,“中国式”养老,将走出一条怎样的新路?
新华社记者近日赴多地调研发现,从面向困难老年人逐步拓展到全体老年人,从保基本、兜底线到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探索健康老龄化的“中国方案”,满足亿万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最大群体:九成以上的老人倾向于居家养老
中国有2.5亿老人,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它相当于英国总人口的3.76倍,日本人口的2倍,澳大利亚人口的10倍。
庞大的群体背后,是空巢老人多、困难老人多、老年抚养比高的突出特征。中国,如何扛起如此艰巨的养老重任?
从20世纪末开始,我国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连续编制实施了五个老龄事业发展规划,近年来,有关部门的“十三五”规划均将老龄工作纳入其中。
调查显示,我国九成以上的老人倾向于居家养老。
南京建邺区,一半以上老人“挤”在莫愁湖街道。在这个典型的老年人社区,养老机构少,公共设施差,想要安享晚年,还真是个愁事。
探索家门口“抱团”养老———作为江苏省第一家由街道办事处搭台的“社区养老驿站”,莫愁湖街道目前下辖的13个社区都建起“养医康教”一体的养老综合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论是吃饭洗澡、日间照料,还是健康咨询、打牌下棋,老年人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15分钟养老服务圈”。
养老服务驿站、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助餐点……多地开始探索以街道、社区为基点的就近养老模式,从面向困难老年人逐步拓展到全体老年人,盘活养老“一张床”,优化养老“一个圈”。
在为政策叫好的同时,一些社区养老驿站也暴露出“服务下线”、收费偏高等问题。
记者走访北京的一些社区养老驿站发现,晚上基本是无人值守,有的养老驿站,就餐、按摩、棋牌都挤在一间小屋。一些老人觉得别扭,不愿意去了。
“饭菜好不好吃、贵不贵,老人夜里生病谁来帮忙,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说,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不是“盆景”,而是为老年人遮阴挡雨的“森林”。
让老年人居家养老更舒畅,中国正在着力破解更多“痛点”问题,政策的脚步声愈发密集———
从今年发布《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支持养老机构上门为居家老年人提供服务,到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为老年人提供以居家为基础的助餐、助医、助行、助洁等便捷服务,再到民政部发文要求到2022年社区100%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在“精雕细琢”上下功夫,养老政策越来越暖心。
“难中之难”:5000万失能失智老人该怎么办?
王琳(化名),50岁,家住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母亲78岁,阿尔茨海默病确诊7年。
从最初的据理力争、委屈落泪,到现在掏出病历本、默默结账,今年以来,王琳已记不清是第几次去菜店接回“买菜”不给钱的母亲。
几乎每一位失能失智老人的背后,都有一段家庭艰难挣扎的过往。
4000万失能和半失能老人、1000万老年性痴呆患者———失能、失智老人群体达到5000万,总体疾病负担超过万亿元。
面对严峻的现实,中国开出了“医养结合”的大药方。
自2015年《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出台以来,医养结合政策体系逐步建立,失能失智老年人的康复治疗、护理、安宁疗护等一系列服务需求逐步得到保障。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近4000家医养结合机构,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建立签约合作关系的达到2万多家。不少家庭不必独自艰难负重前行。
然而,高龄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护被公认为养老服务业的“难中之难”。难在何处?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说,难在它是一件专业的事,导尿管、压疮、吸痰、插鼻胃管,家里人基本搞不定;难在它是一件耗人的事,每天24小时,一年365天不得闲。
按照国际上失能老人与护理员配置标准3∶1推算,我国至少需要1300万名护理员。然而,我国鉴定合格的养老护理员数量却相去甚远。
养老护理专业人才缺口巨大,为何却招不来人?技能要求高、苦脏累压力大、加薪空间小、医疗纠纷频发是主因。
很多老年人向记者反映,他们最需要的不是“大医生”,而是专业化老年“照护师”,需要一个陪伴在身边、懂得基本医疗常识的人。
此外,老年人对商业保险其实有多样化的需求,但有的保险公司一听投保人是60岁以上就摇头,可供老人选择的商业养老保险品种不多。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医养结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要求“改革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推进医养结合,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今年也被纳入健康中国行动的老年健康促进行动。
“医养结合是一个新生事物,难免在发展中遇到很多痛点、堵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说,下一步将推动医养结合在人员、医保、土地和租金等方面取得关键突破,加快构建“医老、护老、养老、终老”相互衔接的服务模式。
潜力“人口”:一半以上“活力老人”只能是包袱吗?
满足更多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让他们优雅地老去,也是“中国式”养老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浙江省舟山市的海岛学校,孩子们今年迎来12位“高龄”老师。这些不超过65岁的优秀退休教师来到这里发挥余热,给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学校“补血”,还能帮青年教师提升教学水平。
让银龄教师“劳”有所得,舟山市教育局给他们每人每年10万元的讲学经费,报销一年两次的探亲交通费。
得益于财政部、教育部实施的“银龄讲学”计划,4000名银龄教师将奔赴四川、重庆等多地农村中小学。在教育扶贫的战线上,他们将实现人生“下半场”的价值。
我国2.5亿老人中,60岁到70岁的老人占一半以上,这些“年轻”的老人,国际上称他们为“活力老人”。
“既然有银龄老师,就可以有银龄医生、工程师、志愿者……活力老年人是可以‘掘金’的优质人力资源,是最有潜力的老年人口红利。”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李玲说。
记者了解到,在深度老龄化的日本,从出租车司机到便利店收银员,甚至是重体力劳动者,“银发族”活跃在各行业第一线的情景并不少见。
吴玉韶说,整个社会都要树立积极老龄观,社会要鼓励老人参与,老人也要主动加入。“广场舞”可以跳,舞台还可以更大,要把“余生”变成“新生”。
专家表示,国家在大力兴建和完善养老设施的同时,注重把老人的意愿和尊严放在第一位,突出“老有所为”价值的实现,让老人们继续承担社会人的角色,参与更多社会分工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才有可能让他们更有尊严地“享老”。
“人口老龄化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说,“革命”是好事,代表人活得越来越长寿,社会越来越进步,医疗卫生越来越发达。
“养老是社会问题。”李玲说,养老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中国式办法就是要调动每一个社会细胞的力量,尽可能用小投入解决大问题。
70年前,吃不饱、穿不暖的中国人,谈不上养老。如今,老人不仅有幸福的余生,更要有精彩的“新生”。
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后来人才有可期的未来———中国正向世界规模最大的老龄化发起“攻坚战”,让近14亿中国人与“老”携手,与“老”幸福余生。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本报讯淄博市对口支援的昂仁县平均海拔4513米,自然条件恶劣,先天性心脏病高发,淄博市第九批援藏工作组积极与淄博市卫...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