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淄博实验中学围绕文明校园“六个好”标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创建文明校园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入推进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成为首批山东省文明校园、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
“学校着力打造走进学生心灵深处的德育,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创建文明校园的中心任务,给予学生一个强大精神世界,让每一名学生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谈起文明校园创建工作,赵泮利校长如是说。
开展“品牌化”德育活动
检验是否达到“六个好”标准,关键要看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与德育引领工作成效如何。学校应该成为锻造理想信念的熔炉、弘扬主流价值的高地、涵育优秀文化的家园、滋养文明风尚的沃土。“以我火红青春,共圆实验梦想!以我豪情壮志,共建美丽中国!”……一句句铿锵誓言,是淄博实验学子在“十八岁成人仪式”上的庄严承诺。
“十八岁成人仪式”仅是学校德育品牌活动之一。事实上,它与“绿风筝”环保公益公司等42个兴趣类社团,以及数学建模、英语话剧表演等12个学科类社团,共同组成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尤其令人称道的是,作为淄博青芒志愿服务组织主体,由学校青芒社团参与的“‘碧天计划’防治雾霾在行动”项目,荣膺中国第三届青年志愿者项目大赛银奖,受到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荣誉表彰。
推进“课程化”德育实施
建设文明校园,要牢牢抓住培育新时代“文明中学生”这一核心,建立完善的德育课程体系。理想信念、生命安全、齐鲁文化、文明礼仪、心理健康、习惯养成、感恩诚信、人生规划、生态环保、国际理解等十大德育主题,架构起了淄博实验中学的德育课程。
其中,《羊皮卷双语欣赏与诵读》、《论语及齐文化研究》、《齐鲁文化名人》等德育校本课程,以及高一《破茧成蝶》、高二《凤凰涅槃》、高三《扬帆·追梦·远航》三个课程分目标,实现了学校德育课程开发利用与培养目标、特色文化建设的有机统一,为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齐鲁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载体。
打造“立体化”德育体系
高效务实的德育工作体系,是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机制中的重要一环。“1+3+x”,是淄博实验中学探索实施的德育模式。所谓“1”,是指学工处(含团委);“3”,囊括三个年级的德育负责人及团总支;“x”,涵盖班主任队伍、校学生会、学生社团、青年志愿者协会。这一模式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主观能动性,在学校形成了一个立体、高效、全覆盖的德育体系。
在“1+3+x”德育模式下,学校每年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对德育工作进行总结和提升;三个级部定期开展诸如班级文化、宿舍文化等扎实有效的建设活动;各班级更是按照不同节点和时段,创造性地开展青年志愿活动。
通过发挥不同层级组织的作用,学校不断完善德育体系,促进了育人效果的显著提升。
开辟“节日化”育人阵地
为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文明校园建设推向一个新高度,近年来,淄博实验中学设立了20个“我们的节日”。
“通过走近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我们了解了华夏文明的深刻内涵及现实意义,强烈的爱国情感油然而生。”2018级学生鲍海文说,“另外,我们还在诸如‘教师节’、‘班主任节’等节日中,学会了感恩,懂得了回报。”
每个学生对于“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都有不同的理解与感悟,这些理解与感悟叠加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丰硕成果。
正如赵泮利校长所讲,“学校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系列活动,对学生爱国之情的涵育,报国之志的激发,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德育是一种艺术,更是文明校园的精神内核所在。以“给予学生一个强大精神世界”为使命的淄博实验中学,将持续开展文明校园建设活动,发扬优势,补齐短板,从而实现育人质量与文明校园建设水平的双提升。
新闻推荐
9月19日,《淄博问政》节目对临淄区婚姻登记大厅结婚登记所需照片必须要打印身份证号码等相关问题报道后,引起了临淄区委...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