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淄川,春和景明,柳泉湿地白鹭齐飞、鱼翔浅底;太河齐山浪漫樱花与青山蓝天相映;城区林荫漫道繁花映衬,尽展淄川生态美。
“天蓝、地绿、水净、环境美”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民之所望,便是政之所向。淄川区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不懈追逐绿色梦想。2018年全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6.3,良好天数和综合指数两大指标历史上首次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生态淄博建设和环境空气质量年度考核双双位列全市第一,环境空气质量全市排名实现“五连升”,孝妇河出境断面水质连续三年实现改善,被命名为“省级生态区”。
作为全市乃至全省环境治理的重点区域,淄川不受制于现实、不畏惧于挑战,以四个“坚决”推进治气、治水、治土,着力打造生态之城、绿色之城,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淄川区扎实推进“1+4”专项行动,完成无组织排放(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企业242家,开展燃气设施脱硝深度治理447台,清洁取暖改造2.5万户,落实秋冬季错峰生产企业365家。开展扬尘治理专项行动,对98个施工工地项目、323个单体落实“8个100%”;对30条国省道、县乡道及城区道路落实“以克论净”,对博望矿业等7家露天开采矿山开展省级绿色矿山建设。
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淄川区积极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完成鲁泰纺织、凯盛新材料等5家企业废水深度治理,建成柳泉和张相湖2处潜流湿地,新建牛家潜流湿地,提升改造污水处理厂2处,新建污水处理厂1处,封堵排污口70处,整治完成城市黑臭水体3处,统筹做好“水润淄川”文章。
坚决落实生态优先。太河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涉及的27个问题全部解决,顺利通过生态环境部专项督察;完成171处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划定,高标准提升改造省定贫困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96处,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村庄7个,142家畜禽养殖场通过治理验收,完成露天矿山修复工程18处,新增造林绿化1.1万亩。
坚决整改突出问题。淄川区共整改销号117件中央环保督察信访件和72件省环保督察信访件,全面整改完成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信访件134件,接受生态环境部强化督查17轮231次,一批工业企业、扬尘、餐饮油烟等环境问题被集中解决。
淄川区坚持环境机制体制创新,启动“千里眼计划”,建成重点污染点源、空气自动监测、机动车尾气“三大”监控系统,科学布设31个热点网格,新建河流断面水质监测系统5处,实现大数据与环境管理的深度融合。出台《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专项预案》,实行重污染天气分级管控,坚决避免环境管控“一刀切”。试点推行“环保管家”,对行业企业实施精确“把脉”专业治污。逐步推开排污许可制,火电、水泥、造纸、印染等8个行业58家重点排污企业申领了排污许可证。淄川环保实现由集中会战向精准治理、由“人防”到“技防”、由排名长期末位向稳定上游的“三大转变”。
环境攻坚治理没有休止符。面对持续加严的生态环境保护形势,淄川正以“一刻不能等”“一刻不能歇”的坚定姿态和劲头,以“1+12”专项行动为抓手,再掀生态环境整治新高潮,着力提升“淄川气质”“淄川颜值”,努力为淄川人创造“稳稳的幸福”。今年1-3月份,全区良好天数50天,列全市第2;3月份良好天数25天,列全市第一。
新闻推荐
□融媒体记者李莹本报讯4月18日,周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志愿者服务团成立启动仪式在王村镇文化站举行。...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