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淄博新闻 > 正文

刘其龙:一撇一捺总关情

来源:淄博日报 2019-03-22 01:37   https://www.yybnet.net/

正在设计中的刘其龙颜楷字体原字稿设计字体设计需要的是真正的匠人精神,需要长期的专注,长久的坚持,而更重要的是像刘其龙这样,对汉字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爱与情怀。寒来暑往,春华秋实,刘其龙跋涉在汉字的迷宫中,挥洒青春的豪情,倾注年轻的心智,让一个个汉字立起来,活起来,一代代传承下去,融入星汉灿烂的中华文明,融入新时代的光辉征程。

□本报记者陶安黎李倩

“劲榜”初现字体之星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是历史的载体,是智慧的结晶。汉字有着浓郁的文化意蕴、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民族情结。汉字之美,美在形体,美在风骨,美在真情。

如今,字体作为信息传达的基础,用途更为宽广。无论LOGO、创意广告、电视包装,还是H5标题、海报,可以说有标题的地方就有字体设计。然而,当我们在电脑键盘上每打字一分钟,这一分钟的字竟需要字体设计师花上两个月的时间不断钻研、临摹、修改。常言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变通一下,或许也可以这么说,一笔一划,恒念设计维艰。

2018年4月份,伴着和煦的春风,汉仪字库第三届字体之星设计大赛落下帷幕,专家评委从2000多件来自海内外的字体设计稿中评选出19件获奖作品。投稿者中既有专业设计师,也有普通爱好者。“我们想通过这样的比赛,促进字体设计创新,发掘出更多优秀的设计人才。”汉仪字库有关负责人说。

在这次大赛上,其中一款获奖书法字体“劲榜”,引起了专家评委的注意和赞赏。“劲榜”的设计者叫刘其龙,山东淄博人,年纪轻轻,就已成为汉仪颜楷第三代设计师,风华正茂,成就斐然。他除了担任汉仪字库书法组的负责人,契息设计工作室文字设计顾问,鲸·视觉图文工作室文字顾问,还兼任巅峰书法工作室唐楷、行书、篆刻教师。荣获2018年汉仪字体之星最佳人气奖、设计奖;2016年“汉仪欧楷”红星奖;2013年中央美院毕业季一等奖;获2013年“依恋”最高奖学金。参加中央美院“千里之行”全国各大院校巡回展。作品收藏于中央美院美术馆及中国画学院,并荣获中央美术学院“优秀毕业生”称号,毕业季代表本学院授取奖项。2009创办“墨迹”书法工作室。先后培育了一批中央美院、中央财经、人民大学、广西艺术学院等在校大学生。

深受淄博丰厚文化浸润的刘其龙,书法是他的“童子功”,他自6岁开始临习书法,成为名副其实的“汉字迷”。多年来,他致力于将传统的书写类榜书进行再设计,刻苦探究,殚精竭虑,终于创造出这一款书法字体“劲榜”。

“我一直跟汉字打交道,以前是用笔墨书写,现在更多的是设计字体,走向数字化,走向互联网。”刘其龙这样对记者说。

“颜楷”彰显独特魅力

据统计,中国现在已有近2000款汉字字体,这么多字体品种,为什么还要设计新的字体呢?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字体设计的价值日益突显。时代在变,文字的形态也会相应地改变,它代表了时代的审美取向和民族的文化水准,从这个角度来说,字体设计是特别重要的,尤其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字体,个性化字体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刘其龙介绍说,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也是汉字文化与书法艺术的传承过程。如今通用的“宋体”,便是源于明代刻匠为适应印刷术的普及,基于南宋时期已形成的“仿宋体”而改良创造的字体。近年深受大众喜爱的“颜楷”“瘦金体”的原型,则是颜真卿、宋徽宗等书法大家的墨宝。现代汉字字体与传统书法艺术的关系是传承也是创新。字体设计基于汉字书法,但随着印刷技术升级、数字化媒体普及,现代字体设计还要考虑多方面因素。

早在三年前,刘其龙便着手颜楷字体设计,他做的是将繁体字转化成简体字,并完善繁体字,最后完成的9000余字包括繁体字、简体字、网络字。接手颜楷设计后,刘其龙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仓库里翻找前辈二十多年前留下的手写笔记。那些经过时间淘洗的手稿,已漫漶泛黄,可在刘其龙眼中,它们弥足珍贵。那些日子,他像完成一项重要使命一般,充满神圣感。

在刘其龙看来,繁体字变成简体字,不能无中生有,要查当时的规范。他和六七位小伙伴都是学书法专业,单是查找每个字的来龙去脉就耗费了几个月。因为希望更贴近前辈的设计,这比重新做一款字还要难。谈到当时的情景,刘其龙说,那个时候做字体就有严格的规范,手写笔记有详尽的记录,这个勾如何勾,那个捺如何捺,这些原有的规范,我们会纳入现在的设计规范中去。

刘其龙还发现,上世纪九十年代计算机技术处理出来的字体,已无法满足当下屏幕高清显示的要求,因此针对苹果5k精度的屏幕显示,做了部分字的再设计。此外,对于当年制作出来的繁体字,那些转折点、折勾处的笔锋处理,也逐一进行了完善。

每一个字,刘其龙和团队都要先用毛笔书写下来,再一一扫描进电脑。但每个字的处理,依然小心翼翼,遵照规范处理。颜楷字面大,“中宫”特别宽,做成字库就很容易散掉。于是将中宫适当收紧,这样字型比较集中,字面不至于散掉。

有的时候,他们觉得设计出来的字别扭,就重新拿起毛笔书写,一遍遍重复书写后再重新设计。刘其龙有一个观点,尽管字体和高科技挂钩,但是书法体设计还是以人为本,还要靠设计师的修养、学识。在某些情况下,计算机是无论如何也取代不了毛笔和间架结构的。但高科技也的确为古老汉字的呈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前辈设计师处理“群”字,结构上依照简体字处理,刘其龙团队却有了颠覆性的做法,他们利用IVS技术,让“群”的颜体原貌得以保留。如果用户选择“群”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和爱好,选择上下结构的“羣”和左右结构的“群”。

设计工作做到三分之一的时候,刘其龙一度产生困惑,做这么一款字为了什么,有什么意义?不是自己的原创作品,只是把老一款的字,重新再做一遍,设计点到底在哪儿?然而,当一个个字设计完成后,刘其龙豁然开朗了,重点不是自身设计价值点,而是实现了繁体字、网络字、简体字的统一完成度。

“或许这就是我理解汉仪前辈一直主张的传承与创新,事必躬亲才能推陈出新,这可能就是文化、文字的魅力。”刘其龙说。

青春熔铸汉字情怀

日本知名字体设计师小宫山博史说过:“字体承载了一个国家的文化、精神和技术,虽然它的视觉展现出的尺寸非常小,但它却传播出很多重要的意义,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其实,包括记者在内,多数人不知道字体是一个一个设计出来的,都认为这个东西是机器做出来的,横竖撇捺,扔在机器里,黑体、楷体、宋体字就出来了。连一些因工作性质经常需要用到不同字体的专业人士,也一直以为只要临摹一定数量的字体,然后放进电脑程序里,即可自动生成一套新字体。

字体设计需要的是真正的匠人精神,需要长期的专注,长久的坚持,更重要的是像刘其龙这样,对汉字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爱与情怀。研发字体本来就是很枯燥的一件事,耐不住寂寞,坐不住冷板凳,很难做好这项工作。一款字体从创意、设计到开发,都会付出无数的心血。无论是一横一竖、一撇一捺,还是一提一按,每个字都需要一笔一划地仔细勾勒、调整;一个个字需要踏踏实实地写出来。有时一天仅能设计完成四五个汉字。设计一款中文字体,至少需要6000多个字,甚至能达到一两万字。许多前辈因当时的技术等原因,成功设计几款字体往往就是全部的职业生涯。

从最初的甲骨文到金文,再到篆书,发展到后来的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中国汉字承载了中华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历朝历代都有许多人研究汉字字体、书法,并投入大量时间和智慧。今天,当我们拥有了电脑、高科技之后,却很少有人愿意在这方面耗神费力,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字体设计是一件大家看来很“麻烦”的事情。但为了让更多的人不麻烦,麻烦事总得有人去做。寒来暑往,春华秋实,刘其龙跋涉在汉字的迷宫里,挥洒青春的豪情,倾注年轻的心智,让一个个汉字立起来,活起来,一代代传承下去,融入星汉灿烂的中华文明,融入新时代的光辉征程。

新闻推荐

“火热”项目建设培育发展新动能

扫二维码观看视频记者在镭泽公司现代化的生产车间采访□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掌中淄博记者牛干赵希翔刘鑫...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绿水青山的守护者2019-03-22 01:01
评论:(刘其龙:一撇一捺总关情)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