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常旭通讯员刘滟
3月20日,《中国医院院长》杂志社一行在淄博市卫生健康委相关领导陪同下,到淄博市中心医院调研,就医院品牌打造、宣传推广的认知程度和患者对医疗机构医疗技术的认可度、医疗服务的满意度等进行深入了解。
调研组一行首先实地察看了门诊大厅、门诊综合服务中心、采血中心,对预约挂号、志愿者服务岗等工作情况进行详细了解。随后来到远程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一病区、妇科病区了解临床一线工作,在参观了停机坪、尚医咖啡厅后,调研组在学术报告厅召开座谈会。座谈会上,该院纪委书记崔德杰介绍了医院基本情况,播放了《璀璨盛世乘风领航》纪录片和《2018跨年快闪》视频,并对部分住院患者家属进行采访座谈,就如何理解“获得感”,倾听来自患方的真实声音。
来自创伤骨科一病区的患者家属赵先生发自肺腑地说,“选择在市中心医院为85岁老母亲手术,是源于我们内心对医院的信任和对医疗技术、服务水平的肯定!为了尽早手术,主任结束专家门诊时就中午12点了,下午马上给我们老母亲做了手术。手术后,我们看到他疲惫的身影,被医生的敬业精神深深打动!”在谈到看病就医时的获得感时,赵先生由衷地建议:“请大家多关心、关爱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多为医护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让他们多干几年,患者就多受益,我们医患彼此都需要认同感和获得感。”
“解决疾病痛苦就是患者最大的希望!”来自博山区的患者家属张阿姨感慨地说,“我家老头子1米86,体重200多斤,两条腿严重变形,出门走路费劲,没几步就能淌一头汗,家里家外的活都得靠我。听了亲戚的推荐,我们来到市中心医院看病、做手术,术后3天就恢复得很好了,现在走得可好了。主任休息日坚持查房,亲自给我们做康复锻炼指导,还弯腰给我老伴穿上鞋、扶着他走路。”针对张阿姨老伴有糖尿病的身体状况,关节显微外科病区的护士们还细心地为她进行饮食指导,乐得张阿姨直呼“又学了一招”。
“当昏迷的爸爸在这里住下的时候,我焦虑的心就踏实了,因为到了这里就有了希望。”谈起自己的感受,淄川区的小孙眼圈发红,“爸爸昏迷了3天,神经内科一病区的医生们比我们家属还急,生怕病人有什么闪失,他们一直密切关注病情,用最佳治疗措施调整最佳治疗方案。生性要强的爸爸苏醒后拔掉了氧气管,是护士们轮流耐心地做心理工作,让他重新树立起战胜疾病的勇气,积极配合治疗,现在爸爸的病有了很大起色,能扶起来吃饭、说话。见多了她们经常为了病人舍小家顾大家,真想给医务人员一个大大的拥抱,是她们给了我莫大的安慰。”
张店区傅家镇老韩介绍说,妻子因扩张型心脏病、严重胸腔积液入院,医生们想尽一切办法治疗,每次用药时护士都介绍得很清楚、很明白。为了帮助这个家庭不富裕的病人,心血管内科二病区的医护人员帮他申请了水滴筹,这个外表粗糙的汉子心里有说不出的感激。
“这次调研中,淄博市中心医院的患者传递给我们的声音是,不仅这里的医疗技术水平获得病人赞誉,更多的是医学人文关怀带给病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调研现场,《中国医院院长》杂志社研究中心主任、卓信视媒执行总编辑杨晓慧发出赞叹。
百姓健康,幸福力量。
新闻推荐
淄博供电公司提高用户“获得电力”指数,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 淄博市获得电力指标全省第一
3月12日,国网淄博供电公司高新分中心市场拓展班客户经理牛文峰接到山东亚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电话,得知企业因产权变更,...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