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敬东通讯员白继农陈建祥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习惯了岁月静好,人们终须问:哪里来的安宁?近期,周村交警大队围绕“春运”安全和全国、省、市“两会”安保工作,按照全省、全市“工作落实年”部署要求,担当作为,狠抓工作落实,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取得新突破,周村辖区(含市经开区)自2018年12月中旬以来连续百日无死亡道路交通事故,这更有赖于那些负重前行的守卫者们。
守卫者不一定有一张清晰的脸庞,或许只有一个模糊的背影。周村交警勇担当敢作为,内外兼修保平安促畅通,根据冬春两季交通事故发生规律与特点,连续部署开展了交通安全“百日攻坚”集中行动、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决战80天”系列专项行动。凌晨5点,周村交警的民警便早早地守护在劳务市场门口,严查面包车超员等违法行为;午后、夜间,甚至有时持续到凌晨2点,在城区主干道路和城郊主要路段,持续开展午查、夜查行动,保持每晚至少有一个中队轮流夜查,每周一次的专项行动日6个中队全员夜查,持续严厉打击酒醉驾违法行为;在309国道、205国道、102省道等重点路段,严厉查处货车超载、改型、超速等交通违法行为。自2018年12月以来,大队共查处酒驾251起、醉驾41起、超载357起、超员143起、改型565起,有效净化了辖区交通秩序,消除了事故隐患。那些只见忙碌不见停歇的身影,传导的全是责任。
如果说安全是一条大道,治理机制是路基、秩序保障是护栏,那么奋力开道的交警们就是在毛细血管里疏通“最后一公里”的探路人。周村交警大队建全事故分析研判机制,认真做实做细每一起重大事故原因的分析研判工作,并抓好隐患发现和整治工作。在周村区爱国铁路桥西,2015年到2018年10月,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7起、死亡3人。大队组织相关部门实地调研,提出了整治意见并督促主管部门于2018年11月整改完毕。在中央隔离护栏头上加了具有反光提醒和撞击缓冲的4个防撞桶及19根弹性交通柱;路段两侧的照明灯从200瓦增亮到500瓦,消除了设施缺失、视线不良的隐患。通过一系列整改措施,自整改完成以来没有发生过道路交通死亡事故。
“会思考的信号灯”令记者印象深刻,在周村交警大队五楼的数字勤务研判中心参观时,记者看到正阳路和新建路上的信号灯都在“学习”根据路况自己做“决定”,进行配时优化调整,打造“绿波带”,引导车辆一路通畅。周村交警在全市率先建立了大队实战中心和各中队数字化勤务室,探索实行了“1+N”勤务模式,对假牌、套牌、假证失驾、报废拼装、未年检等严重违法行为实施精准查处,并综合实施数据研判、指挥调度、缉查布控、视频巡查、应急处突、信号灯远程控制等功能,真正实现了可视化部署、扁平化指挥、数字化查控、实时化监管、精准化管理。大队长范斌表示,智慧交通的许多“金点子”来自于一线、评判在一线、应用在一线、效果在一线,得到基层民警广泛好评和群众认可,也着力破解制约交管工作创新发展的瓶颈难题。
新闻推荐
晚报讯(记者相国旗通讯员孟升)电梯门开启时,幼童的手未及时离开电梯门,结果手指被卡在电梯门衔接处,孩子哭得撕...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