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肖瑶
“真是没想到啊,俺老家这住了几十年的旧房子也能有不动产权证书,我太高兴了!太感谢你们了,家里几口人都像吃了定心丸似的!” 3月11日,南郊镇米山村村民李万芬已经期待着自己家的不动产权证书许久了,“听说我们村是最快能发证的村子了,等有了这个证书我们就可以去办理抵押贷款,以后买卖房子也正规了,方便了!”李万芬所在的米山村是周村区首批办理不动产权证书的村子,目前正在进行证书制作阶段,预计4月份在村内举行发证仪式。作为不动产权证书的首批受益人,村民们听说了消息,早早就盼望着发证仪式的到来,近期在邻里之间聊的话题,无外乎都是关于不动产权证书带来的好处。
自2017年5月底,周村区作为全国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试点单位,在全国三个试点区县中率先通过自然资源部(原国土资源部)验收,并建设完成了全区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数据库。记者了解到,2018年5月,周村区再次被确定为全省农村房地一体化不动产登记试点单位。近两年内,有越来越多像李万芬一样的农户将从农村房地一体确权工作中受益。
“为完成全区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及其地上建筑物的一体化登记,赋予农村不动产合法的财产权,为农村三块地改革奠定基础,周村区出台了《周村区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实施细则》,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进一步规范周村区农村房地一体登记。”区自然资源局党组副书记孟庆跃告诉记者,为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专门成立了由不动产登记中心、基层所、作业单位工作人员组成的发证工作组,按照“放、管、服”的要求,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创新服务机制,用心为民办事。在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工作中,区自然资源局还落实新政策,创新新机制,积极开展“三公示”制度和零费用、零跑腿服务。
记者了解到,“三公示”制度,即权籍调查成果公示、无权属来源宅基地公示、登记前公示。这三个公示能确保本次发证权属事实清楚,真正做到发“铁证”、“实证”。
为了减少农户的经济负担,提高农户办证的积极性,区政府决定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实行 “零”收费。“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过程中产生的办证费用由政府‘买单’。” 孟庆跃向记者解释道,不动产登记让村民们安心,政府“买单”让村民得到真正实惠。工作小组在各村村委设立办公地点,按照镇政府确立的办理村庄顺序逐村办理,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提升了服务水平,让农村人少跑腿或“零跑腿”。
一心一意谋发展,苦干实干抓落实。截至今年2月底,该项工作签字确认等外业工作已全部完成,整理发证的内业工作预计在今年6月底基本完成。
“让每一户、每一栋都明确权属界址,做到资料完善、界址清晰、产权明确,群众满意。”这便是不动产登记改革的最终目标,区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兆峰表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确权登记工作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性工作,利于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增加农民财产险收入,区自然资源局将继续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让每一户村民感受公平和保障,让农民放心吃下这颗产权“定心丸”。
新闻推荐
□记者程芃芃通讯员唐沂青报道本报淄博讯近日,记者从省鲁中强制隔离戒毒所了解到,该所顺应信息化时代...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