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道峰通讯员杨美昭王文斌
3月11日,在博山樵岭前隧道工地上,工人们正在进行隧道贯通后的后续施工。而9个月前,这一国内最大的断面高速公路项目却因恶势力团伙干扰而一度影响了施工进度。
去年5月,为了独霸樵岭前隧道工地碎石方经营,犯罪嫌疑人张兴海纠集多人通过堵路、砸车等方式,对参与碎石方交易的其他经营者进行驱赶,并多次带人到工地上闹事,严重影响了项目的正常施工。案件办理过程中,博山区检察院不仅对张兴海为首的14人恶势力团伙依法提起公诉,而且在异地办案、查办漏罪漏犯中与济南市莱芜区检察院相互协助,签订了《关于建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边界治理协作机制的意见》,合力打击边界地区涉黑涉恶案件,保证了隧道提前3个月全部贯通。
这只是市检察院倾力打造检察“服务端”,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注入“检察动力”中的一幕。
去年2月22日,山东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揭开了全省加快发展的序幕。市检察院迅速出台了为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保驾护航的21条实施意见。这凝聚了全市两级检察人员智慧的21条实施意见,展现了市检察院狠抓工作落实的实干作风。
继在全省率先推行检察官员额制改革试点后,2018年8月,全市检察机关又率先启动了捕诉一体办案模式,将过去分散的批捕、起诉、诉讼监督职能交由同一名检察官办理,并根据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的重点设置了知识产权、涉黑涉恶等专业化办案组,从提前介入到出庭公诉,不断档、不换人跟进办理相关案件,用办案新模式释放服务新动能。新机制运行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起诉扰乱市场秩序犯罪嫌疑人153人,办理产权纠纷、劳动争议等案件27件,纠正漏捕漏诉同比增长500%,办案质效明显提升。其中,淄川区检察院在办理一起涉嫌变造金融票证罪同案犯时,创造了从批捕到起诉仅用3天的全省记录。
2018年以来,市检察机关聚焦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坚持刑责治污,批捕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类犯罪22人。同时,围绕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公益诉讼职能,通过公益诉讼诉前程序和提起诉讼,惩治了一批无合法资质、无环评手续的非法排污小土企业,督促关停非法排污企业24家,追缴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1200万元,淘汰了一批高污染低端落后产能。
“下一步,全市检察系统将充分发挥新旧动能转换检察服务中心、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等一线机构的职能作用,提供一站式、组团式检察服务,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检察动力’,全面促进淄博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市检察院检察长魏玉民这样告诉记者。
新闻推荐
晚报讯近日,建设银行张店支行走进淄博职业学院,进行“3·15普及金融知识,防网络诈骗”宣传活动,受到了学校师生的热...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