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已过而立之年的李军迎来了自己人生的一次转折。年前,他毅然辞去了远在河南的工作,决定回乡创业。
能作出这个决定,其实并不容易。“在河南工作十几个年头,事业在这儿,生活在这儿,突然要和这一切说再见,还是有些舍不得。”李军感慨道。
李军从小就是个“不安分的人”。高中毕业后,李军没有和其他同龄人一样选择到大学继续深造,而是打起了自主创业的“主意”。
在父母的资助下,李军跑过运输、办过厂子、承包过果园和鱼塘,可几年下来,钱没赚到不说,本钱也赔了不少。“老老实实找个工作安定下来。”父母劝,朋友说,可李
军并不甘心。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军在网上结识了一位做泥塑的网友。“当时我们这儿做泥塑的很少,许多大型泥塑基本上是河南、淄博等地的师傅来做的。”李军从中嗅到了一丝商机。
就这样,在这位网友的推荐下,李军不顾家人的反对远赴河南,和一位老师傅学起了“泥塑”手艺。经过近两年半工半读的学徒生涯,李军终于“出师”了。在这之后,李军跟着老师傅走南闯北,做起了“泥塑”生意。看着一件件活灵活现的泥塑作品经过自己的双手展现给大家,李军愈发有成就感。慢慢地,李军有了自己的“回头客”,开始自己揽起了生意。凭借着自己的手艺和诚信经营,买卖越做越好。十年间,李军娶妻生子,并在河南安了家。可由于工作原因,一年下来,李军待在河南的日子也并不多。“孩子一岁多的时候就送到父母身边抚养,也就过年的时候回家和父母、孩子聚一下。”聚少离多的日子,虽然让李军和妻子有些苦闷,但为了多赚些钱,以后能有更好的生活,两口子也就忍了。“再过几年,就回老家,一切就好了。”李军这样劝自己。
然而,父亲前年的一场大病让李军坐不住了。“当时,我在河北廊坊接了个单子,工期紧工作量大,脱不开身。无奈之下,只能让妻子请了长假回家照顾。”这次经历让李军回家的欲望愈发强烈起来:“父母一天天变老,孩子一天天长大,这样两地分居的日子不是长法。”可看着自己十几年的心血和积累的人脉,想想回去以后一切又得重新开始,李军始终下不了决心。
一切在前年年底有了转机。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个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优惠政策,让很多在外务工人员看到了发展的机遇和希望。李军感觉自己回乡创业的时机来了。“有国家的好政策,有咱的好手艺,日子一定能过得不赖。”李军说。
去年,李军将自己在河南的生意收了收尾,把房子也卖掉了。春节的时候,李军抱着儿子出去拜年,感觉腰也直了,说话也有底气了。“下一步,趁着乡村振兴的机遇,把泥塑生意做回家乡。”对未来,李军充满信心。 (本报记者 武希刚)
新闻推荐
以担当实干生动诠释“两山论”,被授予“林业英雄”称号 孙建博:33载奋斗,“要饭林场”成全国改革样板
孙建博在林场景区。初春的原山,漫山松柏林立,满目郁郁葱葱。“淄博的肺”,这是淄博市民对原山林场的亲切称呼...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