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磊
本报通讯员吕鑫鑫孙树明
正月十六一大早,临淄区稷下街道杜家村周边十里八乡的老百姓都自发赶到了乌河七孔桥,参加一年一度的“踩桥会”,对于这儿的老百姓来说,踩过桥,春节才算画上了句号。
上午八点,记者来到踩桥会现场,这里早已被从各处赶来的村民、摊贩和表演队伍挤满,放眼望去,不仅有骑骆驼拍照的,还有精彩的武术表演,更汇集了各式各样的地方传统小吃,让活动现场显得格外热闹。
踩桥会的主角是座七孔桥,横跨乌河。记者看到,眼前这座只有几米长的桥上,百姓络绎不绝,你踩过来我踩过去,还有的人更是来来回回踩上好几遍。“我们一家四口一块来的,小女儿刚刚两岁,抱着孩子来踩踩桥,乞求新的一年一家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杜女士告诉记者,踩桥活动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民间流传着正月十六这一天,从乌河七孔桥上走三个来回可保一年无灾的说法,也有“踩踩七孔桥,一冬不冻脚,一夏热不着”的说法,所以她每年都会带着家人一起来踩桥祈福。
“我每年都会来,今年的规模是最大的,表演队伍也是最多的。”已经78岁高龄的王忠圃是踩桥会的“忠实粉丝”,他热情地向记者介绍起踩桥会现场的活动,“你看,那边是小吃,这边是表演队伍,武术、锣鼓、舞龙、舞狮啥都有,想吃啥吃啥、想看啥看啥。”
“如今老百姓的生活有了质的改善,基本生活需要转变到了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追求,我们现在举办踩桥会,就是顺应广大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要弘扬民间传统文化,又要通过活动的开展,丰富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稷下街道杜家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杜林林介绍说,2009年,踩桥会被列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集吃喝玩乐游于一体的大型民间文化活动,近年来,逐渐演变成了有一定影响力的民间习俗。
新闻推荐
□记者刘磊通讯员张嘉仪张通报道本报淄博讯2月26日,淄博市张店区湖田街道上湖村迎来了一场“现场教学...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