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王莲
李龙是新海软件的一名员工,因为工作需要,他常驻淄博分公司。但每周都会在网上阅读学习公司党支部推荐的书目或文章,并撰写学习感悟,这个习惯至今已经保持了两年多了。李龙说,幸亏有了这个“微党课”,让他获得了党建与业务工作双丰收。
近年来,高新区紧紧围绕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特点以及经营管理实际,着力打破传统党课时间长、地点较固定等限制,积极创新、探索推行“微党课”,实现了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效果“最大化”。
车间微党课“积小为大”。针对非公企业党员大多分布在生产经营一线,不便于开展长时间学习的情况,在非公企业精心打造“车间微党课”。地点上,把课堂搬到车间、工位、餐厅、宿舍甚至工地等生产一线,方便党员就近上课;时间上,“微党课”通常每周举办一次,一般安排在班前会、班后会或午餐间歇等时段,时长限定为5—10分钟;形式上,党组织每季度排定课程表,由党员自主选课、提前备课、轮流讲课、集体评课,午餐间歇则采取收看《新闻联播》、观看教育影片等方式,为党员“加餐”。“微党课”通过将零碎的时间叠加利用,达到了“1+1>2”的效果。
线上微党课“整散为合”。高新区在抓好线下党员教育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活化教育形式,探索“互联网+微党课”模式,依托企业OA、微信、钉钉等平台,建立“网上党支部”150余个,开展“网上课堂”“在线答题”“红色跟读”等学习活动10余项,先后有2万余人次入学线上微党课,随时随地实现人人能参与、个个受教育。潍坊软件园党委开发的“党群e家”平台,设置网上党校等模块,推动线上学习、交流、研讨和服务的常态化、多元化、精准化,吸引了近千名青年职工接受党的教育,并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
共享微党课“聚少为多”。为破解部分初创企业和小微企业党员较少、资源有限,造成党课形式单一、效果打折扣的问题,将“共享”和“众筹”理念融入“微党课”工作中,建立“微党课”轮值制度,每月由一家或几家企业的党组织,牵头开展公开党课、支部联学等开放式组织生活,其他党组织“搭车”参与。在各办公楼宇内设置党建工作站60余处,工作站均配备党建指导员,负责统筹协调楼宇资源,每周组织三次“微党课”,建设非公企业党组织与机关、社区共享共用的区域化党群服务中心36处,今年指导举办“联合微党课”400余次,形成多元参与、携手共建的良好局面。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李承琳通讯员高铂报道本报讯12月12日上午,全省危险化学品事故综合应急演练在淄博市举...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