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淄博新闻 > 正文

40年“电”让生活更美好

来源:淄博晚报 2018-12-05 10:37   https://www.yybnet.net/

山东“第一站”的六次嬗变

坚强智能的现代电网

从票证到手机支付,从自行车到高铁,从赶大集到网购,从平房到高层住宅,从写信到视频通话,从15瓦灯泡是家用唯一电器到智能家居样样俱全……改革开放40年,百姓生活巨变,一切都和“电”有关。

40年,电的迅猛发展让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步步“照”进现实。淄博也不例外,在一代代电力人的努力下,淄博电网由弱变强,不断缔造奇迹。

40年前,淄博建起了山东省第一座220千伏变电站,如今淄博已有187座变电站,其中220千伏28座;40年前,淄博全社会用电量是41.13亿千瓦时,2017年已达到324.57亿千瓦时;40年前,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淄博大地,电力支撑并见证了一座工业城市的强势振兴,如今资源枯竭老工业城市面临转型发展,电作为新能源必将在淄博市实施新旧动能转换中发挥重要作用。

今天“改革开放40年”专栏,将通过讲述山东省第一座220千伏变电站以及农村电网的变迁,管中窥豹,感受电带给淄博人的沧桑巨变。

“40年前,这可是山东省第一座220千伏变电站。”退休11年的国网淄博供电公司老值班员朱君华,近日重返当年值守的淄博220千伏位庄变电站参观。

这座今天看似普通的变电站,40年前却是山东电网一颗耀眼的明珠。

朱君华告诉记者,1978年19岁的她来到刚建成的220千伏位庄变电站当了值班员。当时位庄变电站是山东电网的枢纽变电站,有4台3.15万千伏安的变压器,规模大,供电范围广,不仅承担着全省南电北送、西电东送的重要任务,满足淄博市的用电,还要服务周边济南、莱芜、临沂、德州、东营、潍坊等地市的多个县供电,甚至跨省供到了河北省盐山县。

“在这座变电站值班,特别光荣。”朱君华回忆说,当时位庄变电站离张店城区有4公里远,建在一片庄稼地里。虽然条件有限,但她一点也不觉得苦。1979年1月,朱君华和丈夫在变电站的一间小平房里结婚,女儿也出生在变电站,1984年才搬到城里住。

作为山东电网规模最大的220千伏变电站,这里成了很多先进技术的试验田,创出多个全省第一:全省第一套高频保护、全省第一个正副职管理模式……

40年来,随着社会用电量快速增长和智能电网建设需要,位庄变电站经历了6次大规模的改造升级,每一次都是脱胎换骨般的嬗变,2011年的改造使它成为了山东第一座智能化的220千伏变电站。和位庄变电站智能化一样,如今22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变电站基本实现了无人值守。

220千伏位庄变电站可以说是改革开放40年电网变化的一个缩影,它为地区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也见证了电网由弱到强的演变。这40年,城市发展越来越快,原本在郊区庄稼地里的变电站,慢慢被包围在了城市中心。如今,位庄变电站失去了山东电网的枢纽地位,改为向周边城区供电。但有一点没有改变:位庄变电站无论是管理还是创新,仍稳稳地走在全省前面。

农网变迁一条电线拉起致富网

40年电力发展,感触最深的当属农村群众。

1977年,淄川区太河镇开始“队队通电工程”,今年71岁的李子淦老人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人。“那时候没有电工,从村里现找人现培训;工具设备也没有成品都是我们自己做。”太河镇山多路少,每一个电线杆和工具都是人挑肩扛上去的,但他们每每想到百姓期盼的眼神就干的特别有劲。

李子淦永远记得1978年的除夕,为了让最后三个村庄的老百姓亮亮堂堂过年,他们一直干到半夜2点,给最后一户人家通上电,村大队专门请李子淦和他的同事们吃了“过年包子”。

40年前通电的喜悦,随着老人的讲述缓缓流淌。追忆过去,那束微光点亮的不仅是村庄,更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40年来,电照亮了百姓的家,更拓宽了致富的路。站在太河镇的一个叉路口抬头仰望,潭溪山、齐山风景区的指示牌清晰可见,这两个标杆景区带动了太河镇峨庄旅游的蓬勃发展,而为旅游赋能的正是10千伏峨庄线。这条总长44.633千米、穿越崇山峻岭的电线拉起了一方百姓的致富网。

为了探究峨庄线的前世今生,记者辗转找到了刚刚退休的电力人李德水。“对农电我太有感情了,这里面的故事讲不完。”李德水1982年高中毕业当了村里的电工,当时电网不稳配电室一直掉闸,为了不耽搁百姓用电,他索性拿了一个破凉席,蜷缩在配电室睡觉,一掉闸他就摁开,一连住了好几天。

40年来,他亲眼见证了农村电网的一次次改造,尤其是农村电网归电力部门统一管理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裸导线25到50,从绝缘导线120到240;从单项供电到四回路供电,从限电停电到全天不停电……变化数不清。”李德水说,原来电很脆弱,一个雷雨天就全线停电,家里唯一的电器就是灯泡,现在可不一样了,电力供应充足,他的家里有电视、冰箱、空调、电热水壶等电器,同时开启都没有任何问题。

随着农村电网的日渐强大,电让很多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变成了现实。比如,大山里的农产品和矿泉水通过电商卖到了世界各地。2014年以后,峨庄旅游业迅猛发展,对电的需求爆发式增长。为提升峨庄供电可靠性,国网淄博供电公司最终决定将峨庄线由一变为五,分成峨庄线、孙家线、潭溪线、紫峪线、山桥线。五条线全部换了240平方毫米的绝缘导线,崭新的线杆,标准的配电室,为峨庄经济社会发展留足了空间。

电力持续变革电让生活更美好

山东省第一个220千伏变电站和10千伏峨庄线的变迁是淄博电网40年巨变的缩影。如今的淄博电网,已经成为以500千伏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经济高效、清洁环保、友好互动的现代电网,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满足全市的发展用电需求。

稳固强大的电网支撑,让电从限到盈,深刻影响着生活方式的变革。

日前,《人民日报》盘点了改革开放40年百姓生活习惯的变化,几乎每一项变化都和电有关,百姓感触最深的就是移动互联。一部手机在手,就可实现浏览新闻、视频聊天、购物、打游戏、看电视、移动支付、智能遥控等多种功能,这种时尚的“指尖生活”,基础支撑都是电。

不仅是群众生活因电而变革,在城市发展中,电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淄博是一所依托资源而发展起来的老工业城市,改革开放之初稳定的电网为如雨后春笋般成长的小企业提供了可靠的电能,社会用电量节节攀升。

近年来因为资源枯竭和大气污染治理,淄博迈上了老工业城市的转型发展之路,淄博社会用电量不升反降,从侧面反映了淄博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在淄博市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电作为新能源将再次发挥重要作用,因为不论是电子信息产业还是工业智能制造,电都不可或缺。

为给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提供稳定的用电环境,国网淄博供电公司也在不断提高人们用电的获得感。比如缴费方式从柜台缴费到手机支付,再比如春节保供电,已经从供电公司对市民的承诺变成了服务品牌,每年春节数百名电力人在岗值守,连续五年实现春节不停电“三零”目标。今年9月,又制定出台了《淄博市简化获得电力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人们办电更便利。

1978年到2018年,40年犹如白驹过隙。40年,众多新产业、新模式、新生活因电而生,因电而变。历史走到一个新的起点,电力推动城市发展的故事还将精彩续写。

(晚报记者沙红翠通讯员远德亮王凌云赵红军)

新闻推荐

诚信为魂铸就企业品牌

晚报讯(记者赵瑞雪通讯员尹俏)“不允许市场之间货物流通,防止恶意提价或杀价等行为,在最大限度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同...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

相关新闻:
小雪到 大幅降温2018-12-05 10:37
猜你喜欢:
评论:(40年“电”让生活更美好)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