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抽屉里放着一封信,是我2015年写的一封感谢信,信的内容是感谢淄川区医院重症监护室及内一科医护团队,积极救治患大面积脑梗塞的母亲,使她转危为安的真人真事。母亲从淄川区医院出院后,我代表全家人写了这封感谢信,但由于当时工作忙,还要继续照顾康复训练的母亲,也觉得这种表达方式有点俗套,总之种种原因,就没有及时寄出去,过去一段时间后更不好意思寄了。但这件事一直记在我心里,幸好淄博市卫计委发起的“我和医生的故事”征文活动,帮我了却了这个心愿。
2015年11月的一天早上,嫂子叫母亲起床时,突然发现她已经昏迷不醒了。家人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急救车把母亲接到了淄川区医院急诊科,我第一眼见到母亲时,她躺在急诊室的检查床上,怎么呼唤、怎么刺激都没有反应。一番检查后,也无法确定病因,于是转入重症监护室继续观察。医生紧急会诊后,立刻下了病危通知书,告知我们母亲生还的希望渺茫,让我们家属做好心理准备,同时也表示会尽最大努力积极救治。
24小时后的脑部CT显示,左侧大脑血管大面积梗塞,是导致母亲深昏迷的原因。母亲在重症监护室5天的时间里,我们一家人全部守在监护室外,只等每天有限的探视时间,真是备受煎熬。每次探视,面对毫无反应的母亲,我们每个人出来时都是泪流满面。想到母亲含辛茹苦一生,刚要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却不幸突发疾病,我和哥哥姐姐们内心感到非常无助和绝望。此时此刻,医生都会及时向我们通报母亲的病情及治疗进展,让我们积极配合治疗,无须紧张害怕,并表示医生和护士会尽最大努力来挽救老人的生命,这些暖心的话语给了我们莫大的安慰和心理支持。5天后,母亲从最初对所有刺激毫无反应,到对强刺激有微弱反应,医生说这真是一个奇迹。我们每个人都明白,母亲的奇迹是淄川区医院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创造的。
之后母亲需要转到内科病区继续治疗,内一科病区主任王维宝了解到母亲的病情后,在病区床位非常紧张的情况下,腾出病床让母亲及时得到后续治疗。每天早上一上班,王主任和主管医生都要到病床前查看母亲的情况,并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护士们也反复向我们讲解护理母亲的注意事项,他们和蔼可亲的服务让我们家人倍感安慰。随着治疗的进展,母亲慢慢醒过来了,从轻轻刺激她就有反应,到叫她的名字能睁开眼看看,再到能认出自己的孩子和熟悉的人,最后还能够说一些简单的词语,我们看到母亲每天都在好转中,感到由衷地欣喜。王主任及医护人员也为母亲竖大拇指,称我们一家人的不放弃及精心陪护,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我们心里都清楚,是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才使母亲恢复到现在的程度。
住院1个月后,王主任告诉我们,母亲急性期的治疗已经结束,下一步重点是康复训练,从家庭经济负担和康复效果综合考虑,都建议我们到专业康复医院继续康复治疗。王主任时刻站在患者及家庭角度,把患者的需要放在第一位,让我们内心感到很温暖。
就这样,我们又陪母亲继续康复治疗。2015年小年,在经历了整整100天的急救治疗及康复训练后,母亲回到了温暖的家,全家人过了一个幸福的团圆年。
回顾母亲的就医过程,应该说母亲是幸运的,她全程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爱:医护人员以人为本的无边大爱、家人无微不至的关爱及亲戚朋友的亲情友爱,正是这些爱汇聚成一股力量,帮助母亲创造了生命的奇迹。现在,88岁高龄的母亲,除了不能自行行走外,其它各方面状态都非常好:气色好、食欲佳,头发浓密且黑发居多,多年的气管炎、心脏病、高血压、耳聋都同时治愈或改善,周围人都说母亲怎么看都不像这个年纪的人。
这一切,让我更加感谢母亲就医过程中遇到的这些好人们。这份回忆,也成为了我人生中一段宝贵的财富。
新闻推荐
围绕动能转换、挖掘招商资源、寻求合作机遇,周村经济开发区赴上海开展招商活动 精准招商“走出去” 产业项目“引进来”
□本报记者路意通讯员于奕萍周村经济开发区作为周村区新旧动能转换的主阵地,把落施高质量招商引资战略作为加...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