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淄博新闻 > 正文

临淄开展“齐文化+”实践教育 为核心素养烙上齐文化印记

来源:大众日报 2018-11-21 09:4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刘磊马景阳

本报通讯员边昌平

11月14日,记者刚走进临淄区高阳小学教学楼,便被悠扬独特的戏曲声所吸引。虽然没有炫丽的灯光和舞台,但学生们演绎的鹧鸪戏“娃娃调”“匀板”等曲目联唱有模有样,唱腔中带有拖腔,如同鹧鸪鸣叫,煞是好听。

鹧鸪戏是临淄区朱台镇南高村保护下来的民间稀有剧种,距今已有240余年的历史,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为传承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朱台镇高阳小学开设了鹧鸪戏校外实践基地,开发了鹧鸪戏校本实践课程,每周三定期邀请鹧鸪戏第七代传承人孙良君、孙继祥两位老师到校指导教学,传授师生技艺。2017年12月,该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中小学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2015年3月30日,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这一概念,并将其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临淄又是齐国故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足球起源地,曾作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都城长达800余年,是灿烂辉煌的齐文化发祥地。如何让学生核心素养与传承优秀齐文化结合起来、让核心素养烙上齐文化的印记,成为临淄区教育局思考和研究的一大课题。

最好的文化传承是学习和开发。像高阳小学一样,临淄区很多学校都结合齐文化资源和学校实际开发了适合师生学习的实践教育课程。比如,齐都桓公小学依托当地齐国历史开发的齐文化课程、皇城二中的蹴鞠课程、皇城一中依托北海银行遗址开发的红色教育课程、金岭回中依托回民集聚地开设的民族文化课程等。

最美的教育在路上,“齐文化+研学旅行”活动充分发挥了隐性教育的显性功能,将课程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与生活相结合。“排水道口是齐国都城重要的泄洪通道,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至今保存完整,并且错落有致,不仅起到防洪的作用,还能防止敌人趁虚而入,可见我们的先辈们多么的富有智慧……”参观完齐国都城遗址后,临淄三中的张炳强在日记中写道。

此外,临淄区还挖掘齐文化实践教育资源,建立75处师生研学旅行实践基地,并绘制《临淄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基地版图》,精心打造六条“齐文化+”示范性研学旅行精品主题线路,为全区中小学师生研学旅行提供“活地图”。

据了解,临淄区各学校借助《临淄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基地版图》,每年春秋季分年级、班级开展“齐文化+”研学旅行活动,家长志愿参加活动,在研学活动中,不仅增长了见识,同时增进了亲子感情。桓公台遗址、北海银行遗址、稷下学宫遗址、运粮河湿地等成为师生们点赞最多的实践教育基地。

齐国成语作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时代价值和教育价值,据统计现存齐国成语150余条,每个成语背后都有一段深刻的历史故事,比如,二桃杀三士、晏子使楚、管鲍之交等等。为让孩子们成为优秀传统齐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2017年5月,临淄区组织开展了首届齐国成语大赛,历时2个多月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孩子们学习齐国成语的热情,收到了良好的继承和教育效果。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们希望通过开展‘齐文化+’实践教育,不仅培养孩子们适应社会,而且希望在孩子们心中烙上齐文化的印记,让孩子们的一生,从璀璨的齐文化中,不断汲取人生智慧。”临淄区教育局副局长段玉强说。

新闻推荐

临淄区全方位争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

□通讯员杜绍伟报道本报淄博讯自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工作开展以来,临淄区坚持“五位一体”工作思...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临淄开展“齐文化+”实践教育 为核心素养烙上齐文化印记)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