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文化的兴起发展,让不少依靠土地生活的农民发现了商机,挖掘奇石资源成为很多村民的主要副业———
采石走出“致富路”
□本报记者 毕研敏
10月25日,北孝义村的张连坤一早就来到了北埠奇石文化市场。已经65岁的他早年依靠采石为生,并在这个过程中慢慢体会到了石头的美好之处。从本次奇石展开幕那天开始,他每天都要来转一转,欣赏一下好看的石头,遇上喜欢的就买下来收藏。
张连坤的采石之路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那时候一家人的收入全靠种地,农闲时间张连坤还要到砖瓦窑干活赚钱,生活只能说还算过得去。此时一群淄博人的到来让他的生活发生了变化。
“大概是1994年的时候,有不少淄博人到村里来找石头,我们从地里挖出来,他们就在旁边等着看,有相中的就跟我们商量用点钱买走。”张连坤回忆说。一开始大家都不知道该卖多少钱合适,给点钱,村民觉得合适就答应了。就在这些买卖中,张连坤发现了商机。“我曾经卖过一块不大的石头,对方十分喜欢,给了我800元钱,要知道那时候我在砖瓦窑上干一天才3元钱。这一块石头够我干大半年的。”
最初,他和村里其他几户石农一样,并不清楚地里采出的石头在奇石界到底有什么样的价值,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对奇石有了新的认识。“有一次一个淄博客人花几百元钱从我这里买了一块石头,由于临时有事,他让我帮他送回去,送到之后,他家里人非常热情地留我吃饭。”等待期间,他来到主人家的收藏室看石头,这时来了一位奇石爱好者,他一眼就看中了张连坤刚送来的石头,开始询问价格,淄博客人的家人说出了一个让张连坤震惊的价格。“他家里人说,这块石头价值 2万多,把我吓了一跳,做梦也想不到咱地里的石头能卖到这个价格。那时候以为几百元钱就不少了,其实是咱见识太少。”
归来后的张连坤意识到了奇石的重要价值,开始跟着石友学赏石、藏石,出手也越发慎重。就这样,依靠自家4亩地的石头,张连坤家的日子渐渐红火起来了。从一年赚6000多元,到现在一年能赚8万多元,家里的房子也从小三间变成了大五间,“要不是有石头,我们家可能连饭都吃不上。有了石头,我供孩子上完了学,又参加了工作,生活是越来越好。”张连坤说。
20多年的采石工作,除了为他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效益,还让他也爱上了欣赏奇石。遇上好的石头,他也会留下来赏玩,这些年下来数量也很可观。“我最喜欢的,是一个‘福’字石,石头不大,方方正正,看过去神似‘福’这个字,寓意特别好。”很多人见到这块石头后,都提出要出高价买走,但张连坤都没有答应,“钱常有但石头不常有,这块石头是我为后人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不能用钱来衡量。”
新闻推荐
本报讯10月2627日,2018年淄博市教育系统教职工乒乓球比赛开赛。来自全市教育系统的24支代表队、360余名选手参加了比...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