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磊马景阳
本报通讯员张继才
近年来,淄博市临淄区不断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并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推进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为二次创业、产业转型和新旧动能转换注入了新的活力。
专业小分队
打开招商新局面
在建招商项目92个,到位外来投资106.2亿元,新增签约项目31个,计划总投资430亿元……临淄区今年前8个月的招商成绩单,总让人抑制不住心里的激动。
今年以来,临淄区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依托“一廊两区九园”等特色园区、专业园区,瞄准世界名企、大型国企、实力民企,大力开展园区招商、产业招商、资本招商和以商招商,加大“走出去”“请进来”力度,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性、针对性,积极引进各类新工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转型发展注入新的更大活力。
临淄区在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等优惠政策内容及工作措施的同时,重新组建了派驻北京、上海、广州的招商工作组,实施驻点精准招商,12个镇、街道和13个有关部门也组建了专业招商小分队,分头开展精准专业化小分队招商。今年以来,各招商团队已先后拜访国内外著名企业200余次,新签约项目31个。
借助淄博市在北京、深圳、上海等地举办招商活动的有利契机,临淄积极主动对接项目,达成多项合作意向,并为举办自己的专项招商活动积累了大量项目。此外,临淄还不断创新招商方式,积极探索尝试鼓励企业主动参与招商引资,并加大与各级商会、协会的联系,借力寻求招商合作机遇,为临淄发展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
“互联网+政务服务”
优化营商环境
项目招进来,还要服务好。临淄区以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为主要载体,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推进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取得新突破。
走进临淄区政务服务大厅,42个区级部门审批和服务事项全部进驻,提供827项政务服务,集中办理,统一审批。在网上办事大厅,39个区级部门、12个镇(街道)和656个村(社区)的721个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已累计办理各类审批业务36万多件。
在此基础上,临淄区探索推进“一窗式”政务服务改革,推行“一窗通办、受审分离”,区政务服务大厅窗口数量从成立之初的89个,下降为目前的48个。此外,临淄还全面推进“一次办好”改革,实现了区级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一次办好”全覆盖。
针对制约投资项目推进效率的瓶颈问题,临淄区开展了“多证合一”“多规合一”项目建设审批服务改革,大幅度缩短企业从筹备开办到进入市场的时间,并为提高项目策划生成效率、提高项目可实施性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此基础上,临淄区不断优化项目预评价决策机制,有效解决了审批流程复杂、互为前置、周期过长等制约问题,并通过建立“审批围绕项目转”的审批机制,以项目进度为导向,明确各审批部门的服务职责,优化再造审批流程,大幅压缩全流程的审批时间,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加优良的营商环境。
“三位一体”
破解招才引智困局
9月20日上午,以“才聚临淄智汇全球”为主题的2018“院士专家进临淄”活动盛大开幕。来自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领域的58位院士专家及团队与临淄签订了20项重大合作协议。
这是临淄区坚持“人才强区”战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临淄区紧密结合产业升级,大力引进和培养人才,着力打造政策引领、聚智引才、保姆服务的“三位一体”人才发展体系。
2012年开始,临淄区启动“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先后出台《临淄区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构建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服务、发展环境等多项内容。与此同时,临淄区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实行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一体化推进,先后与70余所高校洽谈合作,组织“院士专家进临淄”“海智专家临淄行”等活动,实现了企业与专家的精准对接。截至目前,临淄区共拥有各类高层次人才292人,各类专业人才5.2万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家,院士工作站11家,市级以上人才平台载体110家。
企业和人才是长腿的,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成长发展环境,是留不住的。临淄区把服务企业、服务人才放在重要位置,用精细化、规范化的服务,努力打造拴心留人的创新创业环境。临淄区实行高层次人才“保姆式”服务,设立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组织走访慰问、疗养考察、健康查体等系列活动;完善党委联系专家制度,区各大班子领导直接联系高层次人才,帮助解决后顾之忧;开展“人才工作大走访”活动,向企业“送政策、送人才、送服务”,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为二次创业、产业转型和新旧动能转换注入新的活力。
新闻推荐
近日,由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帕金森联盟、中国帕金森影像联盟、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共同主办的第一届...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