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家镇宋家村位于张店区西南方6公里处的孝妇河畔,是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宋家村小区入口,分列着两块黑色大理石,上有雕刻美观、对仗工整的对联和村训,从村庄起始到各大姓氏由来,各种乡村文化内容一应俱全。这些让全村人都竖大拇指的村规村训,从整理汇总到雕刻成型,都出自宋家村乡贤——退休教师杨敬贵之手。
近年来,宋家村高度重视乡贤文化示范引领作用,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活传统优秀文化,建立了一支以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为代表的“新乡贤”队伍,引导他们积极投身文明乡村建设,以他们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涵育文明乡风,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村落地生根。截至目前,宋家村已推选村级“新乡贤”20余人,建有乡贤文化长廊1处,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村、省级生态文明村、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组建“五老”志愿队服务乡村建设
宋家村充分挖掘村内“五老”人才资源,积极吸纳村老书记、老教师、老党员、老模范等有文化素质、热心公益的老乡贤,组织成立了村级“五老”志愿者队伍。
为更好地发挥“五老”志愿者作用,宋家村设立专门“五老”志愿者服务岗位,筹建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抡铁花”传承队伍,成立百人锣鼓队、合唱团和舞蹈队等一批五老志愿者服务队,连续三年在元宵节为全区人民献上威风锣鼓和“抡铁花”表演等民俗视觉盛宴。乡贤宋德庆、宋元青、张新胜、宋德春等人积极争取企业支持,设计改进宋家村百年民俗“抡铁花”机械,创新传承百年技艺,2018年“抡铁花”表演现场观看和网上关注人数达6万余人,成为宋家村文明创建的一个“新名片”。
传承家风家训弘扬优秀传统
为进一步传承好家风、带动好村风,宋家村充分整合村老干部、“新乡贤”等人才资源,成立非遗传承工作小组、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村级组织机构,研究优秀文化传承,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多年来,他们参与了宋家“宋”字LOGO设计、宋家村村规民约制定、村内文化长廊设计等多项文明创建活动;乡贤宋德庆、徐道理、宋德忠、彭均孝等人结合村内实际,经过多次商议讨论,提出一系列红白事改革措施和办法,形成了红白事无大操大办、无闹婚俗仪的良好风气。
同时,宋家村深入开展“四德”教育,每月推荐好人100名,每年开展“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利用善行义举四德榜、文化长廊、道德讲堂等载体,积极展示孝老爱亲宋立胜家庭等典型事迹,在村内形成崇德向善的“比赶超”势头,营造了浓厚的文明传承氛围。
开展文明创建树立文明新风
今年2月28日,宋家村成立爱心联盟活动基地,自此,宋家村爱心志愿服务工作有了一个服务方式更优、服务功能更全、服务质量更好的新平台。今年以来,宋家村设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积极组织村内“新乡贤”队伍,结合“主题党日”广泛开展环境整治、关爱老人、急救知识培训、爱心课堂等志愿服务活动10余次;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积极开展“庆七一”文艺汇演等民俗文化活动5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除此之外,宋家村积极打造交通安全示范村,设立文明交通劝导岗,邀请交通安全宣讲队伍开展文明交通宣讲教育、文明出行等活动。新修建的马南路横向穿过宋家村整个村域,为了保证老年人安全出行,退伍老兵王贻合、宋之东当上了给老人“保驾护航”的文明出行劝导员,每当有老人需要过马路时,他们都会亲自搀扶老人通过,切实起到了言传身教的模范带头作用。
如今,宋家村人人讲文明,处处讲和谐,家风家训代代传,文明乡风处处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强化,道德思想建设不断深化完善,乡风文明创建综合保障不断深入。全村上下党群齐心协力,始终以抓党建和乡村文明家园创建活动为总抓手,积极依托交通便利的地理优势,走乡村振兴之路,发展特色农业,全方位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全力谱写美丽孝妇河畔“最美宋家”新画卷。
(杨斌罗敏)
新闻推荐
近日,朱台镇中心小学开展了教职工心理健康讲座,以《生命与心理健康》为课题,从教师目前的压力现状、情绪管理、心态调节...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