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瓷、陶艺、锔瓷,这些在日常生活中离百姓生活有点远的事儿,在陶博会现场却让前来参观的市民们互动的淋漓尽致。“现场感受大师的制作过程,感觉很不一样。”一位市民兴致很高的在陶艺现场表演区拍照,和大师互动。
在互动体验区,一门有点特殊的技艺正在现场表演,这个词大家听的有点少,叫锔瓷,锔瓷大师聂超正在一丝不苟进行现场示范。“锔瓷也就是修补瓷器,也可以在瓷器上做装饰。”在现场的展台上,还有一只大师已经修补好的紫砂壶,经过一双巧手细细修复,壶体上看不出任何破损,而且在“锔钉"的装饰下显得别有一番韵味。大家都知道,瓷器坚硬耐磨,更可持久使用,可瓷器的致命弱点是易碎,每当一件瓷器破碎后,便无计可施,留着无用,弃之可惜,匠人们便开始琢磨如何将破碎的瓷器修补好,经过了艰苦的摸索实践,失败成功,在实践中总结、理顺、规范出一套合理的锔瓷技艺,其中最大的贡献就是发明了独一无二的“金刚钻”和“锔钉”,继而便产生了锔补修复瓷器这一行当。“不看真的不知道,这样的手艺好神奇,来陶博会能见识到各种不同的艺术门类。”
而在陶艺现场制作的展台前,两位大师正在演示拉坯的过程,在大师的手中,一个个造型各异的碗、瓶、壶诞生了最初的雏形,“每一件事情要做好,都需要专注和热爱,看着大师的现场表演,觉得对陶瓷作品的喜爱又更深了一个层次。”
除此之外,刻瓷大师张海生还在现场进行刻瓷表演,清脆的敲击声引来众人的围观,不少市民告诉记者,每年陶博会现场的互动区是一定要来体验的,不仅能大饱眼福,还能近距离和大师交流,收获很多。(晚报记者赵晓雯)
新闻推荐
今年陶博会,以陶瓷为载体的多种文化激情碰撞 品淄博味看中国风赏西方美
中意陶瓷“古意今释”系列第十八届陶博会,来自世界各地的陶琉精品汇聚一堂。在这里你可以看到陶瓷被赋予了越来...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