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孔令海
编者按:改革开放40年,国家由弱到强,生活从贫穷走向富裕。一些曾经辉煌一时的老物件,随着时代的进步,慢慢退出了人们的生活。本报自本期开始,特别推出《改革开放40年·老物件新生活》系列报道,将视角伸向普通家庭,以期通过一件件富有时代感的老物件“由盛到衰”的轨迹,唤起曾经的回忆和感动,展示40年来周村一步步走向“富而强、精而美”的幸福路径。
对现代家庭来说,电视是再寻常不过的娱乐“标配”。但是在30多年前,一台小小的黑白电视机,却能让整个村子里的人都为之疯狂。
1983年,丝绸路街道胜利社区居民王世平买了家里第一台十英寸“牡丹牌”黑白电视;1988年,黑白电视换成了“海尔”牌彩电;2007年,彩电又换成了三十二英寸“长虹”液晶电视;2018年,52寸高清4K电视又替代了之前的液晶电视。电视越换越大,正如他家的生活越来越好。
王世平出生在建国后的第三年,是伴随着新中国成立的春风出生并成长起来的一代。现在的他最喜欢做的事,就是陪着小孙子看电视里的儿童节目。
“你看,现在这小孩子看起电视来比我还迷,遥控器用得比我还溜。”看着3岁的小孙子看动画片,王世平幸福地说道,“这是我小孙子,我还有一个大孙女,今年上小学了,儿子媳妇工作都很好,现在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这多亏了党的领导啊!”经历过苦难生活的他由衷地感慨道。
说起家里的变化,王世平指着客厅影视墙上的52寸高清4K液晶电视说道:“你看,现在的电视多大、多清楚,有将近200多个频道,还有网络机顶盒,能上网、看回放,一天到晚不重样,真是太丰富了。”王世平告诉记者,如今他的生活就像电视节目一样,每天都丰富多彩。
看着墙上新买的电视,他回忆道:“1983年,改革开放后我参加工作的第5个年头,分配到老丝织一厂做木工,那时候工资一个月也就三四十块,有了一定积蓄后就买了我人生中第一台电视。”
回忆起80年代的事,王世平越说越有劲:“那时电视还是黑白的,全村也没有几台,我们也还住在老家的平房。当我把花了400多块钱买的十英寸‘牡丹牌\’黑白电视机小心翼翼地搬到院子里时,街坊四邻都‘炸锅\’了。每到晚上,我们院子里都挤满了看电视的邻居,就跟在电影院一样……”
王世平告诉记者,随着改革开放第一个十年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到了1988年,拥有电视机的家庭也越来越多,而那一年热播的电视剧《西游记》也成为了时代的标签。“那一年我和爱人挣的钱也多了,就换了一台二十英寸的‘海尔\’牌彩色电视机,花了整整六百块钱,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抵得上普通人家一年的收入。”
随着王世平住的平房拆迁,1993年他们搬进了更舒适敞亮的楼房。而那一年他也开始自己学着做些小生意,卖茶叶、丝绸等,家境也变得殷实起来。“那时彩色电视机已经是结婚的‘标配\’了,娶媳妇彩礼的几个大件里,彩电是最大的一个,没有这个结婚都难说。”王世平回忆道,“我记得大哥家儿子结婚时,他们老两口掏出多年的积蓄,买了一台‘熊猫\’牌的彩电,画面五颜六色,清晰度也高,别提多棒了。”
“再等到2007年,我孩子结婚的时候,已经开始流行液晶电视了。我买的是三十二英寸的‘长虹\’液晶电视,可以挂在墙上不占空间。前些年我退休后,退休工资从2000多涨到快3000,今年我又买了现在的这台52寸电视,电视越来越大,越来越薄……”王世平打开话匣子,回忆着这些年家里更换的4代电视,也回忆着家中生活的变化。
一台电视机,见证了百姓生活从黑白到彩色的变迁。周村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周村区每百户城乡居民电视机拥有量分别为102台和105台,昔日的稀有“大件”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从40年前全村争相共睹一台电视机,到现如今家家都有电视,改革开放的红利早已惠及千家万户。
新闻推荐
参观铁壶博物馆有感 小记者朱家硕(淄川区北关小学三年级一班)
每次参加小记者活动,我都无比兴奋,这次当然也不例外哦!听说周末有活动的时候,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呢!我们上了小...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