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周荣顺通讯员柴福强报道
本报讯创新抢一步、发展胜一筹。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淄博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3953.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4.48%,同比提高1.34个百分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32家,同比提高91.3%,总数达到282家。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产业正成为淄博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转变发展方式的强力引擎。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质量实现双提升。从去年底开始,一项以提高企业创新意识、完善企业创新管理机制、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的大型调研、培训工程在全市展开,市科技局联合有关部门,邀请专业人员、财务专家等组成报告团,在全市范围内分六个片区分别举办“研发经费统计调查和科技创新政策解读培训会”,共培训1500余家企业、3100多人。同时,市科技局全员参与,对150家企业、31家科研机构、6家驻淄高校的研发工作进行督导,为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和切实用足用好相关政策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前不久,全市有155家企业被省科技厅纳入2018年第一批拟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公示名单,有44家小微企业因初次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了“小升高”补助,获得研发投入补助4千余万元,居全省第四位。
“铸链工程”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中坚力量。2017年,组织开展了国内外重大创新活动125场,打造齐贸通跨境共享平台,推动了联盟与新疆和中西亚的科技合作,为融入国家“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探索了新的途径。联盟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缴税、利润等主要经营指标分别同比增长17.2%、13.4%、12.1%,取得发明专利390项;重点扶持的90个创新发展项目中,联盟融合及跨链融合项目占47%,矿山装备技术联盟上下游企业开展联合技术攻关,由单一企业单一产品向联盟成套装备发展,不但丰富提升联盟的技术和产品体系,带动矿山装备企业逆势上扬,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走进淄博矿山装备联盟,就能装备整座矿井”的品牌效应。随着“铸链工程”向纵深推进,变原来的“单兵作战”为“联合出击”,骨干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提升创新平台效能,推动产学研合作融通发展。前不久,金龙电力成功转化了张勇传院士开发的“GIL刚性气体绝缘输电线路”;宏泰防腐引进了侯保荣院士研制的“直径1.2mm镁合金焊丝”成果;新华制药联合甄永苏院士合作开展“抗胰腺癌抗体药物偶联物新药IMB-LRDM1临床前研究”。“精准合作”模式创新平台的搭建,为众多企业找到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目前,淄博市建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317家,院士工作站80家,与清华大学、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所等高校院所共建了MEMS研究院、(下转第二版③)
新闻推荐
今年以来,博山区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通过“三个强化”,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强化制度建设。健全完善正向激励机制,制定出台《关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