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人才新政23条》措施实在具体,遵循了人才发展的基本规律,政策可操作、可落实,这么多含金量高、覆盖面广的人才优惠政策,为我们企业招才引才,用好人才提供了全方位的政策支撑和保障,对我们企业来说真是个利好的消息。”近期,淄博飞狮巾被有限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卢勇在丝绸路街道举办的“淄博人才新政23条”政策宣讲会上这样说道。
迈入新的一年,周村区丝绸路街道继续将人才工作纳入街道全年重点工作来抓,不断创新工作思路,落实优惠政策,搭建服务平台,将党建优势、产业优势密切结合,不断转化为辖区人才优势,创新区域化党建、市场党建与经济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有力促进返乡人才创业就业和高层次人才集聚,确保人才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融合新旧动能转换,加强高端才智引聚。配合上级部门实施的“淄博英才”等专项计划,及时了解创新创业人才、返乡人才的就业、教育、创业意向。进一步开展周村籍在外人才调查摸底,建立台账;通过春节等节假日加强了解对接,实行送策上门,真正把人才各项优惠政策送到高层次人才家中,鼓励和引导在外创业的成功人士和各行业的优秀人才以各种形式回家乡发展,成功与1名“千人专家”会面,达成初步合作协议。
夯实人才载体建设,建立高效服务平台。对人才载体平台建设进一步优化,继续帮助辖区内大染坊集团、周村烧饼、飞狮巾被等企业完善人才引进、使用与培育机制,不断提升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同时,街道班子成员、社区党组织书记到重点项目、专业市场和规模以上企业进行走访,进一步做好为企业人才服务工作,精准摸清企业需求,加强与企业人才队伍、创业创新团队的沟通。创新活动形式,打造具有丝绸路特色的品牌优势。丰富社区“一居一品”党建品牌,在打造民情365直通车、“情暖米河服务有我”等党建品牌过程中,充分发挥人才服务优势,将各项人才活动融入其中,全年服务群众600余人。依托红星美凯龙党群服务中心,通过区域化党建进一步整合资源,为人才开展活动提供载体,全年共开展各类人才活动40余次,200余名人才参与其中,受益群众2400余人。
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激活属地才智存量。结合辖区实际,深入实施打造人才六项工程、名师带高徒、人才工作室、专家进社区服务等活动。在人才工作中注重精准发力、精准引才,街道将专项人才挖掘、引进、培育作为人才重点工作来抓。一方面提升志愿服务人才队伍。充分发挥辖区内各大志愿者队伍作用,联合辖区内“民情直通车”、“红色服务”等社区服务队,进一步将人才与志愿服务相融合。另一方面,充分挖掘辖区内人才智库优势,依托专业市场、商务楼宇、产业基地吸收高端人才,建设人才智库。春节后,第一时间对接辖区内高校,继续深化与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合作,加快校城融合发展,进一步迸发区域人才活力。
发扬“店小二”精神,优化人才工作环境。会同各村、社区对辖区企业内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进行再调查再摸底,准确及时掌握人才情况,每月至少开展一次走访活动,第一时间掌握人才动态。加大与辖区内重点企业联络力度,加强指导沟通,飞狮巾被就成立博士后工作站与江南大学进行初步沟通,对泰山产业人才申报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充分利用各类新媒体,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到点上宣讲、微信群等形式宣传人才新政23条,挖掘优秀人才先进事迹,培育创新文化,弘扬创业精神,提高人才新政知晓率。
“一直以来,街道注重以培育和提升造就人才,随着海右盛世大厦、智慧厨电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加快推进,我们将继续引贤纳才,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力度。同时,积极做好人才交流培训各项工作,放大领军人才创业空间,为街道跨越发展、走在前列创造更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曙光说道。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杭州电(记者白瀛)在越剧发源地嵊州,越剧小镇将于明年初正式迎客。作为小镇首个演艺项目,“天下第一团”古戏楼将迎来百余个全国稀有濒危戏曲剧种在这里轮流演出,以期用常态演出实现这些剧种的...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