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路锦
通讯员周琳袁朋报道
本报讯近日,记者从市工商局获悉,截至3月13日,淄博市各类市场主体总量超过了40万户,同比增长17.4%。与商事制度改革前相比,淄博市市场主体呈现出井喷式增长,日均新登记市场主体数、市场主体活力等表现抢眼;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全力助推了淄博市新旧动能转换。
随着淄博市商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淄博市企业投资创业热情进一步高涨,市场主体数量呈现了“井喷式”增长。今年以来,市工商局继续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在全面、深化、完善、提高上做文章,打造淄博市营商环境“新高地”。加快推进“证照分离”试点,指导高新区分局全面梳理“证照分离”事项,取消2项,审批改为备案1项,实行告知承诺制16项,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17项,强化准入监管16项。清理审批要件,取消繁琐证明等材料112件,精简涉及31个审批(备案)事项的48个审批要件。企业开办时间由12.8个工作日缩短为2.6个工作日,效率提升了80%。通过委托第三方社情民意调查中心测评,企业对高新区前期“证照分离”改革工作的满意度达97%以上。
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证照分离、三十五证合一、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等多项改革措施的落地,不仅让市场准入门槛大幅度降低,同时极大优化了企业注册流程,激发了企业干事创业的热情,无论是本土企业还是投资者,大家对淄博投资创业的信心更足了。”
今年以来,淄博市日均新登记市场主体148户,而在商事制度改革前,这个数值不超过80户;目前,淄博市每万人拥有市场主体865.8户,而在商事制度改革前,这个数值只有428.2户。截至2017年底,全市市场主体总量增幅,位列全省第一;全市新增市场主体增幅,位列全省第三。增速代表发展趋势,反映出淄博市市场主体活力正在释放,发展动力更加强劲。
新设企业、新兴行业的大量涌现,有力助推了全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截至今年3月,淄博市企业类市场主体第三产业占到了69.2%。商改前,淄博市企业类市场主体第三产业占59%,提高了10多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在新设企业中,服务业企业大增,特别是互联网+、文化、旅游、教育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增长。通过“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商务秘书企业等改革措施,也促进了众创空间、创客工场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
“服务业快速增长,正是淄博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真实体现,也必将为淄博市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分析说。
新闻推荐
□刘冬《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更加重视并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积累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集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小学班级合唱这种因地制宜...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