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毕研华
通讯员崔浩黄平祥报道
本报讯淄博科技工业园以“创新”和“人才”为驱动,政策为引导,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工作增添动力。
招才引智,壮大人才队伍。近年来,淄博科技工业园将科技人才引进放在突出位置,以合作型创新为主攻方向,加快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强化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深化产学研和科技合作,积极推动园区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发展,特别是突出抓好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同时结合“淄博市人才新政23条”,吸引高科技人才落户园区,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创业发展环境。截至目前,园区拥有国家、省级科技研发中心14家,市级科技研发中心6家,院、博士工作站3个,拥有“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物”2人,先后取得了300项国家专利,55项重要科研成果。
创新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第一阶段,主要是对现有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形成年产IGBT单颗器件3600万只,模块15万只生产能力;第二阶段,形成年产IGBT单颗器件1亿只,模块60万只生产能力,第三阶段,形成年产IGBT单颗器件1.8亿只,模块1000万只生产能力,建成国内最大的IGBT生产基地。”淄博美林电子与台湾强茂集团强强联合,成立新“美林”,建设IGBT电子产业园项目,董事长李安表示力争用3至5年时间,把美林打造成营业额超过“十亿”级规模的企业。
淄博科技工业园按照科技立园、产业兴园的战略思路,积极引导企业创新发展,促进企业做优做强。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支持企业更多地承担国家及地方重大科技项目,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校城融合”。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扶持计保电气“电子产业联盟”建设。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财政支持力度,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扶持和壮大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加快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在具备条件的企业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基地,鼓励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共建各类研究开发机构,支持企业研发能力建设。鼓励企业探索建立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和措施。
春华秋实,如今淄博科技工业园已是硕果摇枝:山东泰光电力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山东科汇电力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联美弹簧有限公司获得“山东省技术研发中心”,山东汇能电气与武汉大学合作建立博士工作站、IGBT电子产业园项目、淄博电子信息创新创业园项目……
新闻推荐
淄博高新区每年投百余万元为河道清淤茅草沟拓宽成90米宽景观湖
本报3月22日讯(记者巩悦悦)“以前这里是条10米宽的茅草沟,现在建成了两个湖区,水面平均宽度达90米。”22日,淄博市高新区水务处副主任高志国向记者介绍高新区河长制管理新模式取得的实效。自...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