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记者冯艳辉实习生耿雅琪)露天矿业不仅带来扬尘污染而且破坏了生态环境,昨天记者从全市已关闭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会议上获悉,淄博市将对已关闭的237个露天矿业进行生态修复,修复工作将坚持“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积极运用土地流转政策,给予优先承包权或定期免费使用等政策扶持,保障投资人合法权益。
记者从会上获悉,淄博市将创新治理模式,探索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观光旅游、养老疗养、种植养殖等绿色产业融合发展的可持续道路。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对辖区内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责任履行情况开展巡视,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根据已关闭露天矿山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区位条件和环境功能要求,按照“整体生态功能恢复”和“景观相似性原则”,对破损山体和露天采坑因地制宜地开展矿山地质生态修复。优先突出做好“三区两线”直观可视范围内已关闭露天矿山的治理恢复工作,同时兼顾其他区域的生态修复,最终达到全面治理,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到2020年,全市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有效治理,“三区两线”直观可视范围内已关闭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全部完成;全市完成已关闭露天矿山生态修复143个以上,占需修复总量的60%以上,其中,2013年以来关闭露天矿山生态修复52个以上,占需修复总量的50%以上;露天生产矿山全部达到绿色矿山标准。到2025年,绿色矿业政策得到全面实施,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全市已关闭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全面完成。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和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土地复垦、水土保持等内容,明确保护与治理目标、任务和工作进度,统筹部署、分步实施。通过规划实施,全面落实矿山环境和综合治理责任,有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形成“快还老账,不欠新账”的矿山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新局面。
据悉,淄博市国土部门将对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绿化治理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未按照期限完成的将被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任璨)近年来,中国太保紧跟前沿科技的脚步,在制度、管理、技术的升级助力下,从客户需求出发,瞄准痛点难点,不断升级产品服务。智能投保,保障客户核心权益中国太保寿险研发“e家保”保障...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