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志杰
到张店或者坐火车路过张店(淄博市),总是想起爷爷和奶奶,想起他们居住了几十年的保安庄保安中街18号,想起陪爷爷奶奶过年的幸福时光。
有一年出差住在张店,晚饭后便顺着火车站下的道去找保安中街18号。小的时候,每逢过年,父母就把我送上开往张店的火车,去陪着爷爷奶奶过年。下了火车就是沿着铁路边的这条下路,一直往前走不到1000米,然后右拐进入保安庄中间的一条街,往南走大概200米,就是我打小就熟知的保安中街18号。
记得道路两边堆满了石头和石子,为的是让住在附近的人家利用闲暇工夫砸石子挣几个零花钱。我对此很感兴趣,也充满了好奇,有时站在一旁看别人砸石子连吃饭都忘了,奶奶就站在街上大声喊我。看着邻居全家齐上阵,把砸好的石子装在一个柳条编的筐子里,送到收石子的人那里,当场领回两块钱,真是羡慕不已。尤其是砸石子的过程,很是刺激和震撼,先用一把大铁锤把块石砸成拳头大小,然后放在一个自制的铁圈里,再用小锤子一锤一锤砸下去,直到砸成像小孩子玩的琉璃蛋那么大的小石子。那个铁圈的作用非常大,既能把石子圈在里边防止石子被砸得到处乱飞伤人,还能替代手去翻石子,这样手就不易受伤了。
我一直不解我们家为什么不能砸石子,就问爷爷,他说我们家没人砸,爷爷奶奶岁数大不能砸,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的妹妹岁数小,也不能砸。但是,我看见很多比爷爷奶奶岁数大、比妹妹岁数小的人都在马路边砸石子。后来我听说,不是所有住在这里的人家都能砸石子的,收入低、家里孩子多、生活拮据的家庭才被允许。虽然只有爷爷一个人有工作,但他是火车司机,每月80多元的工资在当时属于高薪,这样的家庭是不能去跟别人家抢饭吃的。
物不是,人亦非。奶奶爷爷已先后去世,从火车站到保安中街的道路已经拓宽,当年那种全家上阵热火朝天砸石子的场面荡然无存。我边走边想着记忆中那些断断续续的情景,一辆汽车从身边驶过,好像就是砸石子发出的叮隆当啷的声音,此起彼伏,好生热闹。那时候的人真的是容易满足,也充满着激情,为了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出多少力流多少汗都在所不惜。据说,砸石子就是为了备战之用而修建的辛大(辛店到大汶口)铁路,现称辛泰(安)铁路,国家力量不足,就发动老百姓全民参与,解决一时之难。
这条从火车站下通往保安中街18号的小道,也是爷爷上下班的必经之路。爷爷从上世纪30年代就在胶济铁路开火车,上世纪50年代初来到张店机务段当火车司机,一干就是近30年,直到退休。在这条小道上爷爷走了多少个来回、留下多少脚印,真的是难以用数字去表述,只能说年复一年、月复一月、日复一日,爷爷就是通过这条小道重复着自己简单而充实的人生。
爷爷到张店之后,奶奶也跟着一起过来,那时铁路部门没有自己单独的宿舍区,他们就住在当地房管局提供的两间简陋而狭小的厢房,就是保安中街18号。这是一个不小的四合院,其他三个朝向的房子还是挺大挺整洁的,都是开间的大堂外带两个套间,边上还有一个不大的厨房。爷爷奶奶住的是西屋朝东,低矮潮湿,两间房子加在一起的面积顶多有30平方米,没有单独的厨房,做饭只能在外间的火炉上。后来,妹妹到了张店跟着老人一起生活,过年的时候,姑姑家的几个表弟也经常过来,我们表兄表弟挤在一张床上,其乐融融。依稀记得保安中街18号住的几位邻居,有一家姓贾,还有一家姓郭,他们和爷爷差不多岁数,都是张店附近淄川、博山一带的人,说着一口浓重的方言,很多口音重的话我都听不大懂,唯独他们亲切地喊爷爷“许大哥(guo)”,至今记忆深刻。
保安中街实际是一条很长的胡同,大概有1000多米,泥泞的道路两侧是挖得很深的出水沟,雨水和胡同里住的人家的污水,都是通过这条出水沟排到马路上的地下管道。夏天蚊蝇横飞,冬天道路两边结的冰一层摞着一层,生活环境非常恶劣。奶奶是裹的小脚,到了冬天就不太敢出门,生怕滑倒。生活用水也不方便,整个一条保安中街只有几个公用的水龙头,需用水票,一桶水一张水票。每到傍晚就去排队打水,有时一等就是半个小时,倒是一副热闹欢快的场面。最让人犯难的是如厕之事,公共厕所分建在街的两头,整个一条街的人争用本来就十分拥挤的如厕资源,紧俏程度可想而知。尤其是早晨经常要排队如厕,各种景象频仍而现,很是具有市井之风。天暖和的时候还好说,无非就是急点;冬天寒冷,如厕便难上加难。各家只好自备小解用具,天亮了提着倒到公厕。晚上十有八九路灯是不亮的,出去一趟要用手电照着,没有手电的就划一根火柴,照亮前行的路。
想想那时候的所谓城里人,其实日子过得也挺局促,有时候甚至非常艰难。爷爷和奶奶就是在这里一住大半辈子,两位老人也真是不易。后来他们搬了一次家,住房条件比以前略有改善,但周围的生活环境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对我而言,还是非常怀念保安中街18号的那段时光,平时和爷爷奶奶不在一起住,这个短暂的春节使我们祖孙团聚在这里,使我得以加深对爷爷奶奶的认知和亲情。现在想到还会涌起一股暖流,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当年的保安庄已经被成片的楼宇取代,保安中街18号更是毫无痕迹,与在楼下打牌的人聊起这里,他们全然不知,一脸茫然,对于过去几十年的历史他们一无所知。即便是这样,只要到张店,我也一定会来,闻一闻这里空气的味道,这里有小时候爷爷奶奶留下的味道。一列火车从隔着的一道墙外疾驶过去,爷爷开火车的时候每到这里就会拉一声汽笛,只有奶奶听得懂的火车汽笛。听到笛声,奶奶知道远行的爷爷开着火车回来了,就开始做饭,备上浓酽的花茶,烫上一壶坊子白酒,等着爷爷下班回家……我就会跑到胡同口等着,帮爷爷提着饭盒回家。
新闻推荐
晚报讯(记者崔晓蕾通讯员高慧逯晓晓)3月7日下午,张店区公园街道小西湖社区在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了行政调解关注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宣传活动,呼吁广大妇女同胞反对家庭暴力,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维...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