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健身的人多了,跳舞的人多了……美中不足的是,本报近日陆续接到一些小区业主反映广场舞噪音扰民的热线,广场舞的音乐经常吵到孩子学习、老人休息,但是舞者并不认为自己“扰民”了,并提出小区活动空间有限,他们要健身和社交但无处可去。
调查:业主要安静舞者要锻炼
“天气暖和后,小区里的广场舞又复苏了,音响声吵得孩子写不了作业,老人也休息不好。”张店区远景花园小区的王先生致电本报新闻热线,反映家人深受广场舞之扰。王先生说,小区西门附近的小广场几乎每天傍晚都有居民跳广场舞,而自己就住在小广场旁边的楼上,广场舞的音乐声响在家里听得一清二楚,一直持续到晚上9点,孩子晚上想读书也静不下心来。“跳广场舞我不反对,也没权管,但是现在已经搅乱了我们家的生活,我最担心对孩子学习有影响,这是大事。”王先生说,就广场舞扰民问题他曾多次向物业公司反映,但物业表示只能出面协调,没有管理权。
记者调查发现,广场舞日益成为全民健身的主要活动方式之一。特别是晚上,在小区广场、公园等公共场地,有不少人在跳广场舞。天气回暖后,沉寂了一冬的广场舞也开始“回温”,公园内舞者跳的痛快又尽兴,小区广场内的音乐声却让周边居民有点“闹心”。即使是在相对安宁的小区,这一问题也不容忽视,高楼大厦拢音效果更加明显,楼下一个小小噪音,在楼上听来,或许就是搅得人吃不香睡不宁心烦意乱的“罪魁”。
痴迷于广场舞的石女士表示,现在吃穿不愁,最关注的就是健康,跳广场舞没什么门槛,运动量也适当,她有时间就在楼下跟大伙儿跳跳,听着音乐别提心情多舒畅了,还能保持好身材。至于为什么选择在小区广场,她也向记者吐起了苦水:“小区适合锻炼的地方很少,楼下广场离家近,方便。广场舞本质没什么不好,如果不跳舞,也没别的运动适合我。”调和:寻找良方探索正确打开广场舞的新方式
大爷大妈们跳跳舞,打发时间又培养爱好、锻炼了身体,但如果小区广场上的音乐开得震天响,就会引来大家不满。居民要维护自己的休息权,跳舞者也要求保护自己的活动权,一边是欢乐,一边是清静,噪音扰民的顽疾究竟该怎么解决?
记者了解到,中老年人的健康需求越来越强烈,但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却相对薄弱,小区内能够锻炼的场地不多,由此造成了两者间的矛盾。但这种矛盾并非不可调和,目前有的社区街道专门为酷爱广场舞的人们提供一处比较空旷的地方,并提供电源,这样每支队伍都有固定的活动地点,既不扰民也不互扰;还有的社区和舞迷们规定跳舞时间,如一到晚上8点半就结束;还有的社区专门设立舞蹈室,引导舞者在室内锻炼,打开广场舞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
(晚报记者张丽)
新闻推荐
因第三方评估成绩低于80分 淄博市42家企业接受安全警示教育
□本报记者李承琳通讯员高铂孙璐报道本报讯3月1日,市安委会办公室组织召开2月份企业安全生产警示教育会议。记者了解到,因42家企业第三方评估成绩低于80分,市安委会办公室对其进行警...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