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文化记者胡相洋来参加此次采访活动的青岛日报文化记者胡相洋也和淄博有缘。几年前,他还在上大学时,曾在淄博媒体实习过,对淄博的山水和文化如数家珍,齐文化、博山菜、高青的黄河,淄川的峨庄……但唯独没有看过淄博花灯。
“淄博的花灯如此精彩出乎我的意料。”胡相洋坦言,“我见过很多地方的花灯,大多是静态的,但淄博的花灯是动态的。像齐鲁盛世这种大型水上花灯,已经超越了传统花灯的范畴,宏大的布景、变换的灯光、强劲的节奏、逼真的声效、精彩的情节……观之,恍入世外桃源,堪称花灯舞台剧。”
胡相洋说,利用这次采访,他对淄博花灯做了深入研究,结论是——淄博以花灯为突破口,创出了“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新路。
“淄博花灯最兴盛的时期是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是政府搭台,国有大企业唱戏,正月十五的花灯巡游堪称万人空巷。后来,随着国营企业改制,花灯一度没了制作的主体,也就渐渐萎缩消弭。如今,还是政府主导,但承办的主体变成了有实力的文化企业,淄博花灯又重新‘动\’了起来,而且比原来更专注、更专业、更具规模,更利于提高品质和档次,更便于进行市场化运作。”
胡相洋,一个青岛记者饶有兴致地讲述着淄博花灯故事。
新闻推荐
威海日报传媒副总编辑邹宏强“今晚在玉黛湖观赏了淄博花灯,感觉淄博花灯会果然名不虚传,非常震撼,不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有体现国家重大发展进步的现代灯组,也有展现淄博地域特色的传...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