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一大早,博山区街道上人头攒动,到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传递着一声声“过年好”的暖心问候。此时,博山布头画非遗传承人刘宝万、陶瓷大师陈玉德与淄博职业学院教授刘庆斌、崔德平已凑到一起,互相拜年,共同探讨艺术创作的新思路。
在陈玉德的工作室里,四人一边品鉴着共同完成的作品,一边寻找新的创作灵感。该系列作品创新性地采用耐火材料为原料,以陈玉德的窑变釉陶瓷盘为载体,融入了刘庆斌、崔德平的设计理念,采用刘宝万的布头画风格,作品反映了博山扮玩中的闹花灯、舞龙等内容,同时还将“中国梦”也搬上了陶瓷盘。博山区的行业大师们抓住春节这一重要节点,发挥博山地区陶琉文化、孝文化等优势,将博山年节传统文化元素有机融合到陶琉艺术品创作中,为喜庆祥和的农历新年增添了一抹亮色。
刘庆斌、崔德平同为博山人,酷爱家乡文化,与刘宝万、陈玉德平时经常聚到一起进行创作研究。进入腊月后,这个“土洋结合”的小团队发挥各自优势,整合年节传统文化元素,创作出了系列新作品。“我们还考虑将刘宝万大师获世界吉尼斯纪录的《童子闹春图》融合到陶琉作品中去,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展现新魅力。”崔德平说。
(晚报记者沙红翠通讯员苏兵陈颖)
新闻推荐
记得小时候,一进腊月门,小朋友们都会缠着长辈购买各式各样的烟花爆竹。到了小年,整个城市就迎来了第一波燃放烟花爆竹的高潮,此后每天鞭炮声不绝于耳,到大年三十达到最高潮。今年过年,记者在老家山东淄...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