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谭文佳
2018年除夕之夜,听不到爆竹声声,看不到烟花四溅,周村人在一片宁静中辞去旧岁。来自周村环保分局的数据显示,大年初一周村AQI(空气质量指数)为133,中心城区天朗气清,空气清新。禁放让这座城市获得了今年最大“红包”——周村蓝。
蓝天白云跟春节更配
截至2月21日,我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已达15天,超过2017年2月优良天数总和。良好的环境与老百姓环保过大年密不可分。“今年最大的不同就是除夕夜小区里特别安静,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地看春晚,没了鞭炮声反而让家里显得更热闹了。”市民许先生说。
为了让老百姓过一个环保祥和年,周村环保分局加大春节巡查力度,过年7天巡查了全区100余家企业,严格落实禁放政策。该局工作人员李忠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工作开展以来,我们结合环保实际,切实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全体工作人员都签订了承诺书,严格按照《周村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工作实施意见》,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坚决不燃放烟花爆竹,并主动劝阻亲朋好友及其他居民不燃放烟花爆竹。”同时,我区还与400余家企业层层签订责任书、承诺书,引导管理服务对象、单位员工不燃放烟花爆竹,今年过年期间现场检查的100余家企业均未发现燃放现象,禁放成效非常显著。
去年20车鞭炮皮,今年1车不到
“往年从除夕夜就开始扫炮仗皮,一扫就是一宿,今年却主要是厨余和生活垃圾,轻松不少。大家新年一出门,看见干净整洁的街道,心里也敞亮!”永安片区保洁管理协管员王爱梅说,往年过年期间是他们最累的时候,不仅工作量比平时大几倍,而且还存在一定危险,环卫工人被未燃尽的鞭炮炸伤的现象时有发生。“今年最开心的是初一那天早早收工,跟家人坐在一起吃团圆饺子。”王爱梅笑着说。
记者从区环卫局了解到,往年春节期间仅鞭炮皮就要拉20车,今年1车都不到。该局副局长冯培孝表示,今年春节周村城区的干净整洁度达到了历史最高,老百姓在如此整洁舒适的环境中过年心情也非常舒畅。“禁放不仅没有冲淡‘年味\’,反而让这个年过得更加健康、清新。”
爆竹不响,“年味”不减
“终于不用再被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折磨得失眠了,也不用担心会被马路上突如其来的火光吓得心惊肉跳了。”
“放鞭炮既有安全隐患,又影响空气质量,我支持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今后每年过节,我都会拒绝燃放烟花爆竹!”
春节期间,众多市民纷纷为“禁炮令”的出台点赞,既道出了广大群众的心声,也体现了百姓对区委、区政府这一决策部署的全力支持和拥护。
从去年出台《周村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工作实施意见》及《周村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工作考核办法》以来,我区禁放过程中就始终伴随着百姓的拥护和支持。从落实禁放目标任务到体制机制的建立,从源头及流通渠道的严控到禁放专项检查和日常巡查,一场轰轰烈烈的禁放攻坚战全面打响,深入民心。
46岁的老吴家住机场路,说起今年过年期间有关禁放的话题,他认为自己经历了一场观念上的改变。
“其实禁放通告刚出来时,我和朋友们都有点不理解,觉得不放炮就缺少过年的气氛。可这几天一看,路面干干净净,空气里也没有了呛人的火药味,确实得给这项举措点个赞。”老吴说,其实过年还可以通过别的方式找到快乐,比如在家给父母做顿年夜饭,和朋友们一起唱唱歌,出门去逛逛街,不一定非要放炮才有过年的感觉。“以后过年我们都不放鞭炮了。”老吴告诉记者。
其实,放鞭炮只是一种外在形式,真正的传统是流淌在骨子里,延绵在精神中的。今年不少市民选择一家人一起看个贺岁片、逛逛商场、锻炼身体等,新的形式新的内容,背后却是中国年传递出的“古老”幸福。可以说,中国年的真正魅力本就不在外表,而在团圆、祥和、温馨的内里。
新闻推荐
426人忙碌除夕夜点亮万家灯 国网淄博供电公司连续五年实现春节不停电“三零”目标
2月15日,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国网淄博供电公司调度大厅内一片欢腾。在这个吉祥的除夕夜,国网淄博供电公司实现全市13138个台区零停电,1316条10千伏以上线路零跳闸,185万客户零投诉,连续五年实现...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