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淄川教育深化改革创新、实现跨越提升的关键一年,面对‘区管校聘\’管理改革、城区划片招生调整、大班额化解等一系列瓶颈难题,广大干部教师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以良好的精神风貌,优异的工作业绩,为实现长远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日前,记者采访淄川区教育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牛少健时,他如是说。
加强思想作风建设
党建工作“走在前列”
“提高思想认识,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着力提升常态化制度化水平。”在“两学一做”专题学习会议上淄川区教体局主要负责同志提出明确学习要求。
为深入推进思想作风建设,树立良好党员干部教师形象,淄川区教体局对标先进,创先争优,以加强党建工作为根本保障,夯实主体责任,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之以恒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着力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树立良好教体形象,为加快教体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和作风保障。涌现出了党员教师杨鹏等一批优秀师德典型,淄川中学“心语”公益服务团队等优秀志愿服务群体;淄川区教体局党委被表彰为“淄博市时代先锋单位”;党建工作经验作为全省先进典型,被省教育厅推荐上报教育部。
关注教育民生实事
公平普惠日益彰显
“漂亮的教学楼,宽敞明亮的教室,崭新干净的课桌凳和红绿相间的塑胶运动场地,让我心情舒畅,激情满满。”新学期伊始,淄川开发区实验学校1343名学生与102名教师搬进了“高标准”的教学楼。这是淄川区关注民生实事,彰显公平教育的一个缩影。
淄川区教体局坚持以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第一标准,积极推进中小学大班额化解工作,严格划片招生政策,扎实做好教育***,加快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实施校车公司化运营,全面提升校园安保水平。2017年,全区累计投资2.5亿元,新建开发区实验学校和淄博师专附属学校,改扩建岭子中学教学楼、昆仑中心小学综合楼、罗村中学综合楼,建筑总面积52804平方米,增加小学学位2385个、初中学位2000个,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化解;资助贫困生2923人,发放助学金230余万元,为1742名大学生申请助学贷款,完成贷款金额1300余万元,助力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教育活力显著增强
“‘县管校聘\’是教师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变革,对于促进教师合理流动,释放学校办学活力、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意义。”2017年6月,在全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推进会上,淄川区教体局作了“县管校聘”典型经验介绍。
为激发教师干事创业内生动力,增强教育发展活力,淄川区教体局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扎实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健全完善岗位竞聘机制、交流轮岗机制,稳步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和绩效工资制度,推动城区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促进区域内教师均衡配置。2017年组织教师参与交流轮岗216人,优秀教师支教15人,占交流人数的11.3%。实施乡村教师特岗计划,为8个学区选聘8名农村学校特级教师,落实特岗教师岗位津贴待遇,增强农村教师获得感、幸福感。2017年9月,淄川区荣获“山东省首批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示范区”称号。
创新学校内涵管理
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照每次接送的路程是2千米算,这位妈妈八年走过的路程就是12800千米,相当于走了一次两万五千里的长征。”在全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推进会上,淄川区北关小学张孝荣老师《品德与社会》展示课中的一道算术题,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淄川区“德融数理”的经验做法也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高度评价。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淄川区教体局秉承“绿色教育”的发展理念,探索创新德育模式,健全质量监测体系,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打造优质教育品牌;充分发挥评价杠杆导向作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全省区域性中小学教学诊断性评价现场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推进会先后在淄川区召开,教育模式为全省提供了淄川经验。截止到去年,淄川区高考质量连续七年实现持续增长;淄川区教体局连续6年在全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中保持前五名。
实施体育惠民工程
体育工作实现突破
“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手自然下垂……”淄川区实验小学副校长孙即铭按照自己在“教体文化云”中制定的培训计划,在昆仑镇的文化广场上向当地的群众教授24式太极拳,把体育健身培训送到了群众家门口。
淄川区教体局坚持“融合发展”的工作思路,以“教体文化云”为载体,广泛开展群众体育;以足球、篮球、排球、田径、乒乓球五项体育联赛为平台,扎实开展学校体育;以备战十七届市运会为重点,着力提升竞技体育水平,体育工作继续走在“全市前列”,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竞技体育勇夺市运会“四连冠”,淄川区教体局被表彰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以淄博十中为代表的学校体育,先后在全国省市大赛中摘金夺银,充分展示了淄川区运动健儿奋发向上、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
2018年是淄川区教育改革深化年、教学质量提升年,也是实现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一年。总体思路是: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内涵管理,着力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体育。着力做好六项工作:一是着力推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创建工作。重点实施学校新建改扩建、学校改造提升、塑胶运动场地全覆盖、教学仪器装备充实更新、教育信息化、学校内涵管理等“六项工程”,着力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二是着力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加大干部教师交流轮岗力度,重点引导骨干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稳步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充分发挥校长核心作用,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完善绩效工资制度,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杠杆作用,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三是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依托区域教育创新联盟平台,着力提升校长教育理念和管理水平;实施“双名”引领工程,加强学科教研团队建设,充分发挥专家名师资源优势,提升队伍整体素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互联网+”助推作用,打造优质高效课堂。四是着力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发展理念,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强化常态化安全教育,打造平安和谐校园。以创建优质均衡发展区为契机,着力构建教学常规落实、功能室使用管理、校园环境建设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学校内涵管理水平。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突出学校发展特色,提升学校内在品质,打造精品特色校园。五是着力提升教育整体水平。探索成立学前教育集团,引导社会资金举办普惠性民办园,不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满足幼儿入园需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模式,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重视发展特殊教育,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让每一名残疾儿童都能接受良好教育。六是着力营造良好教育生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加大明察暗访力度,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为加快淄川教体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和作风保障。在淄川区承办的山东省区域中小学教学诊断性评价现场会期间,与会领导专家现场观摩小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过程学生在新建学校的操场上开展娱乐活动
新闻推荐
张店区倾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 “火起来”,更要“活起来”
□本报记者王桂利本报通讯员张桂玲“以核心价值观为取向,以家乡资源为依托,以课程为主阵地,以活动为主渠道”,倡导学校营建“有传统根基”的校园文化,淄博市张店区教育系统坚...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