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淄博新闻 > 正文

好!小病不出村 大病不耽搁 ——第一村医马学涛畅通村民就医路

来源:淄博日报 2018-02-08 10:21   https://www.yybnet.net/

“以前,村里人大都外出看病,自从马大夫来了俺村,卫生室条件改善了,平常小病不出村就能给看了,大病也不耽搁,能帮俺们直通市里的大医院,大伙打心底里高兴。”2月5日下午,高新区四宝山街道办事处迎仙村卫生室,对记者谈及村里来的第一村医马学涛,前来看诊的村民张宇利赞不绝口。

迎仙村地处丘陵,北临花山、南依牧龙山、东靠九顶山、西望四宝山,人口有600余人,100多户。村里的中青年大多进城务工,留守的以老年人为主。村里唯一的村医韩玉莲大夫已经60多岁了,村卫生室的条件也比较简陋,看病成了一件令村民发愁的难事。

第一村医马学涛的到来给迎仙村带来了改变。36岁的马学涛是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肾内科主治医师,先后在内科、肾内科等岗位工作,有着十余年的从医经验。他驻村后不久,就凭借优秀的专业能力,准确诊断了一名突发脑梗的病人,赢得了村民的信任。

那是2017年12月中旬,一天,80岁的村民崔秀英感觉身体不舒服,来到村卫生室找马学涛看病。马学涛详细检查后,发现崔大娘一侧肢体不灵活,一侧面部偏斜,再结合以往病史,他怀疑崔大娘很可能是突发急性脑梗塞。

急性脑梗塞是一种致残致死率高达90%以上的疾病,起病急,进展迅速,病情凶险,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病人常常死亡或遗留偏瘫、失语等终生残疾。而起病后的六小时是急性脑梗塞的黄金抢救时间,脑梗塞病人如果在这个时间段内能得到有效救治,完全可能恢复正常。

马学涛立即让崔大娘的家人带老人去离村最近的四宝山卫生院做颅脑CT,CT图像显示崔大娘的脑部出现低密度灶,这证实了马学涛的判断。

“立即开通绿色通道!”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为迎仙村开通的绿色转诊通道随即启动。入院、检查、化验、施救、治疗……抢救过程紧密衔接,一环扣一环,崔大娘在第一时间得到了准确快速的救治。1个多星期后,崔大娘身体恢复良好,康复出院。

这场为了生命的竞速,宣告胜利。马学涛说:“身为第一村医,就是要在村民有需要的时候,冲得上,信得过。”

“冲得上,信得过”的马学涛在迎仙村收获了许多忠实“粉丝”,75岁的村民张宇奎就是其中之一。张宇奎的老伴右腿做了手术,每隔三四天就要换一次药,但她术后行动艰难,去医院极为不便。马学涛得知后,主动上门服务,清洗消毒、换药包扎,这让张宇奎和老伴十分感激,“俺们看病就认准了马大夫!”

第一村医马学涛不仅为村民看病,他还真正走进了村民的生活。驻村之后,马学涛很快摸清了迎仙村的健康状况,发现老人们大都身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有的还患有轻度抑郁症。马学涛“量体裁衣”,分别给每位老人开出了健康处方,能听明白的,他就耐心细致地讲,实在听不明白的,他就手把手的示范,从每一片药物怎么服用到平时生活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他不厌其烦、逐一讲解。

马学涛的真情付出,换来了村民的真心认可,也收获了迎仙村的可喜变化:村里投资10万元对村卫生室进行了升级改造;马学涛的派出单位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给村卫生室送来了急需的病床、轮椅、雾化器等医疗设备,同时为迎仙村村民专门开通转诊绿色通道,多次派出专家来村义诊……

第一村医,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站在马学涛身后的,是一个团队,一所医院,乃至一座城市的健康力量。

新闻推荐

坚持挺纪在前,严惩腐败,周村区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组合拳”打造“廉洁周村”

□本报记者刘磊本报通讯员陈小伟李震去年以来,淄博市周村区以迎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为主线,以打造“廉洁周村”为目标,坚持挺纪在前,坚决惩治腐败,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好!小病不出村 大病不耽搁 ——第一村医马学涛畅通村民就医路)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