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淄博新闻 > 正文

为这样的“唠叨”点赞

来源:淄博日报 2018-02-08 10:21   https://www.yybnet.net/

□张成斌据《淄博日报》1月26日消息,在周村区大街街道办公楼、社区办公室、机关微信平台,常常出现街道纪检干部的“声音”:“社区光伏扶贫项目的招投标手续走了么?”“这笔支出超过5000元,需要召开街道党工委会议进行集体研究”、“临近换届,社区的公章集中管理了么?”“这项职工福利是否符合文件要求?”“你作为新任职干部应该做到一岗双责”、“做好党风廉政建设12个严禁,确保节日期间风清气正”、“习大大对纠‘四风\’作出新指示,赶紧对照检查”……

作为一级纪检监察组织或纪检监察干部,就辖区当前重点工作或重大事项,对身边的干部千叮咛万嘱咐,乍看起来唠唠叨叨、婆婆妈妈、其实不然。正是由于他们时时在身边“唠叨”,处处在耳边提醒,才最大限度避免了干部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不仅体现了对干部政治上的关心和爱护,也体现了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值得点赞。

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人们大都喜欢说顺话、听恭维话,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保持一团和气。即使察觉身边有违法违纪的苗头,也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谁都不愿去得罪人。更有甚者不但不去善意提醒、婉转劝告,而是站在一旁静观其变、等待看“热闹”,主动去“扯袖子”、“咬耳朵”甚至直言不讳的人更是凤毛麟角。正如有的贪官在声泪俱下的忏悔中所言,如果当初有人善意提醒一下,自己也不至于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陷越深,成为历史的罪人。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漂亮话固然好听,也让人喜欢,更容易接受,但却没有“治病救人”之疗效。假如我们的纪检监察干部都能像周村区大街街道纪检监察干部那样,在重点节点不失时机地善意提醒,经常为广大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敲警钟”、“亮红灯”、“照镜子”,经常这样不厌其烦地“唠叨唠叨”,必将使其牢牢绷紧廉政、纪律和规矩之弦,不犯或是少犯错误,一辈子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新闻推荐

雪中送炭解贫困户燃“煤”之急

□记者杨淑栋报道本报淄博讯“真是感谢党和政府啊,年年冬天想着我们。有了这些煤炭,今年就能安心过冬了!”2月4日,周村区王村镇西阳夕村贫困户吕令业高兴地说。为了让每一位困难群众过...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为这样的“唠叨”点赞)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