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磊
本报通讯员杨杨
紧盯时间节点
强化监督检查
2018年元旦、春节假期是党的十九大后第一个重要节点,去年12月28日,淄博市张店区纪委及时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严明纪律规矩,杜绝“节日腐败”,同时,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公布举报电话、邮箱、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确保2018年元旦春节期间风清气正。
“紧盯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10种新表现,紧盯隐形变异‘四风\’问题,紧盯时间节点,深入开展明察暗访,强化监督检查,重点抓好公务用车管理、公共接待安排、津贴补贴规范、会议活动管理、政府专项资金监管、扶贫领域违规问题的专项整治。”张店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察委员会主任孔杰说。
2017年,张店区纪委对全区12个镇、街道,68个部门的公车管理、公务接待以及“三公”经费支出等开展专项检查,对存在苗头性问题的14家单位的分管负责人进行提醒谈话或警示谈话。对6个镇(街道),23个区直部门公款配备手机、公款缴纳话费、发放话费补贴等情况进行检查,对未按规定停止发放补贴的2个单位“一把手”进行约谈,并责成限期整改。
同时,张店区纪委还开展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回头看”,共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27起,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8人。
严查公车违规使用
加大公开通报曝光力度
“上班发现没有带制服,开着公车回家去取,把车停放在小区楼下,想不到被纪委逮个正着”“国庆节期间没有报备,把车开回家充电也被纪委查处了”“为了工作方便,公车没有定点停放也违规”……张店区纪委继公车改革后对违规使用公车的人员加大点名通报曝光的频次,对党员干部形成有效震慑,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
自全面实施公车改革后,张店区纪委督促责成相关职能部门对公车使用制度规定进行校验完善和重新规范,区行政事务管理局出台《张店区党政机关保留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对公车改革后保留车辆的使用管理进行了明确和规范。
2017年以来,张店区纪委对全区所有公务用车停放点进行统一规范和统计,充分发挥网格监督员的作用,不定期对全区各镇、街道、区直党政机关公车改革后的公务用车使用情况进行明察暗访11次,查处问题23起,网格监督员报送公车使用问题线索30余条。联合交警部门对违规使用公车、公车私用、节假日使用公车不报备、未按指定地点停放车辆等问题进行集中查处,目前共查处公车违规使用问题11起,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0人,党内问责7人。
加强作风建设,驰而不息纠四风。“通过加大执纪监督问责、公开通报曝光的力度,真正使作风建设各项规定成为硬约束,使铁的纪律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孔杰说。
着力解决
群众身边的“微腐败”
一直以来,张店区纪委把坚决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重点,瞄准重点部门、关键岗位,强化措施,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
为了增强村务管理的透明度和村民的知晓度,张店区实施村务民主听证会制度,村民代表对***、旧村改造、征地补偿等各类民生事项进行听证表决,村干部就质询问题现场予以解释或答复,实现了村务管理由村干部“一头热”变为干群共承担。
同时,张店区还推广村干部廉政大数据制度,建立“村官”廉政电子档案,由镇(街道)纪(工)委负责审查,并实行动态化管理。结合此次村级换届选举,张店区启动村(居)财务清查和组织成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重点审计资产、资金、资源使用和管理情况,审计结果公开公示,为村级班子换届扫清障碍。
“突出‘一把手\’及掌握人、财、物权的中层干部4类重点人员,从严正风肃纪不留死角。重点破解村居‘三重一大\’决策、‘三资\’管理等监管弱化问题,强化小微权力源头和过程管控,切实打通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孔杰说。
“下大力气抓好已有制度的贯彻和落实,推进‘两个责任\’落地生根。以‘钉钉子\’精神带头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尽快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网格化监管,确保查纠‘四风\’落实在平时。”张店区委书记孙来斌表示。
新闻推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经淄博山泉实业有限公司股东大会决议公司解散,并已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请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本公告之...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