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路意
11月28日早上8点30分,区人民法院审判庭门口,来自全区各部门单位的200余名党员干部早已在此等候,片刻之后,他们将要零距离接受一场深刻的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课。
当天上午,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淄博市公安消防支队高新区大队原相关负责人关某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一案。8点50分,旁听人员有序经过安检,在法警的引导下进入旁听席等待开庭。庄严的国徽、神圣的审判台,让旁听人员感受到了国家司法的威严以及刑法的不可触犯。
庭审中,公诉人宣读了起诉书,并询问了被告人关某相关问题,被告人关某对公诉人指控的犯罪事实未提出异议。他在最后陈述中说:“经过这些日子的反省,意识到自己错误的严重性,我认罪悔罪,供认不讳,希望以后能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做对社会有益的事。” 据了解,法院将择日宣判。
在一个半小时的庭审中,参加旁听的党员干部认真旁听,亲眼目睹法院庭审的全过程,零距离接受预防职务犯罪的警示教育,不仅了解了涉案人员犯罪的前前后后,更真切感受了他发自内心的忏悔。
庭审结束后,区纪委常委李国梁告诉记者:“走进法庭,零距离旁听职务犯罪案件的审理,比任何文字或是图片都要震撼和生动,旁听人员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职务犯罪的严重后果,具有更真实和深刻的警示教育意义,更能达到‘不想腐\’的教育效果。”
“通过旁听这次庭审活动,给我们敲响了廉政警钟,警醒着我们这些在职的党员干部一定要引以为戒,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时刻紧绷廉洁自律这根弦,正确用好手中的权力,为人民造福。”区直机关工委办公室主任王雪婷颇有感触地说。
新闻推荐
晚报讯(记者孙媛)11月3日,本报以《27万斤雪桃大丰收销路成难题》为题报道了高青果农孙建青90亩桃园大丰收,27万斤雪桃销路一筹莫展的新闻。消息见报后,引发社会各界关注,大家力所能及地购买,...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