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通讯员闫盛霆王小川记者孙艳芹)11月15日早7点多,淄川区宝山社区孙先成家的温度计上显示24度。孙先成笑着说:“原来冬天在家还要穿棉衣,没想到今年暖气改造后家里这么暖和。”孙先成老人家中温暖的环境,得益于岭子镇实施的集体供暖配套设施建设给群众带来的实惠。
岭子镇地处山区,过去百姓冬季取暖都是靠小煤炉。近年来,随着旧村改造力度的加大,农民住楼房的越来越多,但集中供暖率较低,供暖质量不高。岭子镇的住宅小区非常分散,稀稀疏疏的楼房伫立在各村内,长达10公里。面对严峻的现实,岭子镇党委政府一班人没有等靠,而是多方筹措资金,多方论证,决定依托山水水泥日产5000吨旋窑水泥生产线余热对全镇实施集中供暖。
岭子镇是个山区镇,供热范围广,存在工程进地难等诸多问题。夏季开挖后又遇雨季,施工进度减慢。
镇政府组织技术人员、项目人员、包村人员全部靠上,召集沿路各村负责人,要求全力以赴抓好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各项工作终于在入冬前准备就绪。
记者了解到,这项工程总投资1700余万元,集中建设了10公里供暖管网和4处换热站,供暖面积达22万平方米,涉及3000多户1万余人和10余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供暖设施的改造提升实现了生态环境改善,节能减排目标完成及社会效益,群众满意的多赢。”岭子镇党委书记孙艺兵说。该镇项目负责人孙洲海表示,今后将加大投资力度,延伸供热管道,扩大供热面积,进一步降低供热成本,更加惠及于民。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张店区委组织部会同区委党校,举办“2017年度全区青年干部素质提升班”,通过多维度、多形式的教育培训,造就“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一代。上好十九大精神这一“必修课”,...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