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淄博新闻 > 正文

敢啃硬骨头 改革破难题

来源:淄博日报 2017-09-18 10:56   https://www.yybnet.net/

近日,随着央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的播出,越来越多的国人记住了“河长”这个新鲜词。

但在淄博,“河长”和“河长制”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早在2013年,淄博市就在全省率先进行了“河长制”管理新机制试点;2013年底,临淄区试点经验向全市推广。

“河长制”实施以来,全市已有700余处河道排污口被封堵,近两年来清理河道垃圾10多万立方米,整理堤坡200多公里,清理水面120多公里,河道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善。

全面深化改革,触及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法治、党建等各领域深层次问题,改革涉及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环环相扣,都在深水区作业、在艰难处攻坚,每一步都充满了艰难和风险。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啃硬骨头、涉险滩的精神,以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为导向,聚焦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精准施策、精准发力,除顽瘴、克痼疾、破藩篱,一系列像“河长制”这样的改革创新实践、改革方案在淄博相继出台,影响深远、力度空前。

聚力转型难题全力突破

今年7月份起,一场学习先进、对标发展的风暴在淄博大地刮起:

7月13日,市委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学习先进对标发展工作的实施意见》,将广东省佛山市、浙江省宁波市、江苏省无锡市作为对标学习城市,要求以先进城市为标杆,找准自身差距和不足,明确超越目标和努力方向;

7月18日至21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连华,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田率党政考察团,赴济南、青岛、烟台、潍坊四市考察学习,要求对标先进,创新路径,奋力在新旧动能转换中走在前列;

8月1日至3日,市委、市政府组织企业家赴济南、烟台、潍坊三市学习,并召开“对照先进找差距,结合自身谈打算”座谈会;

……

一系列对标学习活动的背后,是淄博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铿锵脚步。

作为一座依托资源发展起来的老工业城市,淄博产业结构偏重、发展层次不高、生态环境欠账大、资源约束大等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在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的今天,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如何转型、向哪里转是所有淄博人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淄博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市委、市政府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落实工业精准转调“1+N”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加快带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制定出台《关于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进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的意见》,策划筛选总投资5411亿元的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328个。

深入实施绿动力提升工程、生态修复“1256”工程,坚决落实刑责治污,全面实行“河长制”,坚决治理“散乱污”,不断加大生态环保攻坚力度。

发挥经济园区的载体平台作用,出台加快经济园区科学发展、加强经济园区考核和深化体制改革的三个《意见》,构建集约集聚集群发展格局。

紧盯民生热点

发力精准

今年秋季全市中小学开学,很多学生欣喜地发现,迎接他们的是一栋栋“高颜值”与“科技范”兼具的全新教学楼,有的连学校也是新建的。据了解,为解决大班额问题,这个学期淄博市共有17所新学校投入使用,可安置18283名学生上学。

改革,就是要让所有淄博人,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看病更便宜,教育更公平,环境更优美……

群众所盼正是改革所向。

聚焦聚力群众期盼的热点问题,淄博市深改打出了一组漂亮的“组合拳”: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硬仗,推动市定标准贫困线与低保线“两线合一”,精准识别认定的市定标准贫困人口基本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总投资31.2亿元的12个卫生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建立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和体制机制;推进付费方式改革,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解决市民关注的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积极探索医联体建设新模式,缓解就医难。

积极推进“三改三建”,棚户区改造开工3.22万套、建成2.57万套,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71.85%;106个老旧小区整治项目全部开工建设。

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村旱厕改造完成75%,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全覆盖,有效提升了群众对改革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今年6月24日至25日,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淄博市举行,“顶层设计、舆论先行、典型引路、考核激励、全面覆盖”的“淄博模式”叫响全国。

聚力发展瓶颈

活力迸发

2017年至2018年两年间,完成昌国路改造、人民路西延东延、西五路北延、鲁泰大道西延等城市快速通道和拥堵路段大型互通立交建设任务,加快构建立体多元化、全域现代化大交通新格局……

近年来,记者常听到市民感叹淄博整个城市变化之快之大,不经意间,淄博的“大城市范”越来越强。

作为全国唯一的组群式城市,淄博的城市发展也一度面临着发展定位不够清晰明确,城市特色不鲜明,统筹融合意识不强、力度不大,城市管理体制不顺、方式粗放等问题。

如何破解这一制约淄博未来发展的瓶颈问题,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2016年11月15日召开的全市城市工作会上,首次提出“四位一体、组群统筹、全域融合”的城市发展思路,将突出工业强市、文化名城、生态淄博建设为重点,以区域、城乡、产城融合发展为方向,以统筹规划建设管理、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体系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为路径,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形象,全力打造宜业宜居的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策划实施城建、交通公路、生态水系、教育、医疗等重点项目902个、总投资2775亿元。“四位一体、组群统筹、全域融合”这一城市发展思路的提出,为淄博未来的发展明确了路径、找准了方向,必将成为淄博转型发展的里程碑,也是再创辉煌的新起点。

持续深化“三最”城市建设,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建立完善“责随权走、权责统一、费随事转”的动态保障机制,常态化开展干部作风明察暗访和百个科室社会评议,坚决查处和纠正利益掣肘、互为前置等行为,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制定出台了《关于切实转变作风破解“落实不力”问题的意见》,建立干部容错纠错机制,依法依规探索建立差异化奖罚制度,强化凭实绩用干部的鲜明导向,激发和保护干事创业、改革创新、真抓实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项项改革举措的出台落地,为淄博转型发展确立了“施工图”,破解了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中最现实、最紧迫、最突出的瓶颈制约,极大地激发了转型发展新动力、社会发展新活力。

借力改革,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今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274.7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0.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1%、8.4%;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8.2%。

新闻推荐

古稀之年 满满正能量 ——著名中华古灯收藏家张锡光印象

张锡光先生近照张锡光先生每天坚持游泳锻炼张锡光先生自2005年至今,编著出版的五种计九本书张锡光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他被幸福九号市总部聘为志愿者协会顾问□查晓东张锡光先生是我的一位值得...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有机旱稻喜获丰收2017-09-17 08:29
评论:(敢啃硬骨头 改革破难题)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