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到周村大街承扬老电影博物馆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老式电影放映机、胶片和泛着黄的电影海报吸引着他们驻足观看。红色电影放映区服务员小彭介绍说,他们博物馆每天来人都不少,周末更多,大家都很喜欢这种感觉。
承扬老电影博物馆是周村鼓励支持博物馆建设的一个代表。2014年以前,周村区仅有淄博艺术博物馆一家非国家博物馆。经过两年的建设,现在已拥有了周村烧饼博物馆、福王红木博物馆、丝绸文化博物馆、商标博物馆等20余个博物馆,形成了周村古商城内独具特色的博物馆群,成为收集和展览富有地域特色、活态文化特色和群体记忆的文化遗产,搭建了文化遗产对外开放、交流的平台,极大地推动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作为拥有众多文化遗产的文化名城,周村区近年来加大资金投入,创新保护机制,在加大文物保护力度的同时推进乡村记忆工程建设,鼓励博物馆建设,让博物馆里的文物、城市中的遗产真正“活”了起来。
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首当其冲便是对文物保护精准施策。目前,周村境内有不可移动文物点254处,其中,省级文保单位17处、市级文保单位39处、区级文保单位12处。有国家级传统村落3个,省级传统村落7个。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2项、省级保护名录8项、市级名录17项、区级名录82项。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半数以上存在于传统村落中。对此周村通过做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挖掘村落背后的故事,让原本不知名的小村落活力满满成为旅游胜地,乡村记忆真正“活”了。
2014年,周村区启动了以文物修复和乡村记忆博物馆为抓手的“乡村记忆”工程,积极探索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新途径。周村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古建筑进行修复,同时积极扶持区内传统村落建设乡村记忆博物馆。截至目前,周村累积争取各级资金1500万元,建成乡村记忆博物馆5处,今年10个文物保护工程已获得批准,大七村、苏李村等四处博物馆已到布展阶段。值得一提的是,周村建设乡村记忆博物馆坚持“一村一品”,充分体现各传统村落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发展特色。王村镇的万家村便是以其立德树人的家风传承登上了央视,长达半小时的纪录片使其声名大噪,前去参观游览之人甚多。而王村镇李家疃村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村里明清建筑保存完整,历史发展过程清晰,李家疃人的努力奋进而成功和吸烟颓废而败家的历史给人以警示。
“说起文化遗产,大家听起来都觉得是冷冰冰的。近年来,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配套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历史人文、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美丽乡村等资源已经得到充分融合,我区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真正让历史文化遗产‘活\’了起来。”周村区文化新闻出版局孙德志说道。据了解,今年以来,周村区文化遗产旅游项目共接待游客27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6.3亿元,游客同比增幅12.5%,初步实现了文化遗产“保”“用”相济、协调发展。
新闻推荐
齐善助学迎中华慈善日义卖活动昨日登场 现场募集善款4万余元扶危济困
晚报讯(记者赵晓雯)昨日,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中华慈善日,淄博齐善助学服务中心在周村举行大型义卖活动,现场共募集到4万余元善款,将用于扶困助学、大病救助等一系列慈善公益项目。据了解,今年以来...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